人口普查。(教材第6~7页)
1.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亿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根据已有的经验探索大数的读法和写法,提高学生的读数和写数能力。
3.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重点: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亿以内的数。
难点:每级末尾、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课件、计数器。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吗?
生:45人。(板书)
师:知道我们年级有多少人吗?
生:207人。(板书)
师:知道我们学校有多少人吗?
生:1600人。(板书)
师:你是怎么读的?
生:……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读法: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和它的计数单位即可,末尾的0不用读。
师:2023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大普查,你知道全国有多少人吗?
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哪位同学能读给大家听听?
师:遇到什么问题了?为了解决大家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设计意图:在现实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大数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这几个数。(板书)
师:哪个小组来试试,第一个数怎么读?
生1:四十万五万。
生2:四十五万。
师:你们是根据什么读的?你喜欢哪种读法?为什么?
生:……师: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刚才这些数都在哪一级?表示多少?
现在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万”,学生用读个级数的规则来读万级数,但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师:哪个小组能试试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
学生读。小结:万级数的读法和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和区别。
相同点:万级数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
不同点:万级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上面三个城市的人口图)
师:大家试一试,读出这几个数。
生小组内交流读法,并汇报。
师: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先读哪一级?怎样读万级的数?在什么位置的“0”不读?在什么位置的“0”应该读?读几个0?
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从数的右边开始,每四位一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用读个级数的规则来读万级数,但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师:你能读出全国的人口总数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1图)
学生小组内交流读法,并汇报。
亿级的读法同万级一样,按个级的规则来读亿级数,但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字。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下面三个城市的人口图)
师:你能读一读给出的第一个数吗?
指名学生读。
师:在他读的过程中,你发现这个数有几个数级?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找出读数时的关键字“万”或者“亿”,表示这个数有万级的数或者亿级的数。
师:你能写出来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2图)
学生尝试写一写,教师巡视点拨。
学生交流,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在找到数级的基础上,按照万以内数的写法,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填写在相应的数位下面。
生:第一个数的亿级上是1,万级上是0430,万级的千万位和万位上是0,个级上是3132。所以这个数是104303132。
师:大家试着写出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
学生尝试写一写,教师巡视点拨。
学生交流,指名汇报。
提问: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先写哪一级?怎样写?
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这个数位怎样写?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亿以内数的写法:
a.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b.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观察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大数的读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完善课题)
学生讨论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点的同时,教会学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人口普查。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法法则:从数的右边开始,每四位一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用读个级数的规则来读万级数,但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法法则:a.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b.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1. 本课的设计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和前面学过的“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进行联系、转化,因为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教师在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唤醒学生的旧知,让他们自觉把旧知和新知进行疏通,这样就能主动、轻松地用旧知来建构新知。
2. 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带着问题自己去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和归纳,总结出读法和写法。这一教学效果,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要好得多。
a类。1.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十万四千六十七万零三百二十。
一千零四万三千五百万零三百七十。
考查知识点:掌握大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力要求:提高学生的读数和写数能力。)
b类。3.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40805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0要读出来。 (
考查知识点:掌握大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力要求:提高学生的读数和写数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三十四和三十四万三千零四和三千零四万。
三百四十和三百四十万三千零四十和三千零四十万。
b类:教材第7页“练一练”
1. (1)三千三百四十九万六千一百一十一万 (2)28690000 198740000
2. 96720000 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60800070 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12000000080 一百二十亿零八十 400900 四十万零九百连线略。
3. 略。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案。教学进度表。四 年级 数学 学科时间 2015年 8 月。教学内容 教材 页 教学目标 1.在数数活动中,直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十万 知道计数单位 十万 与 万 的十进关系,感受大数的意义。2.认识 万位 与 十万位 的位置关系,理解十万与计数单位 十万 意义上的区别。教学重 难点 1.感受大...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2 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4 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 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观察 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重点难点 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卫星的运行时间 一课教学反思 1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经历有关人造卫星资料数据收集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2 学会估算 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所以让那些掌握较好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对于其他同学来讲,能起到示范作用。使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的学会。3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具体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