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可能性

发布 2020-09-21 20:05:28 阅读 4830

第六单元 《可能性》

单元目标:

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让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重难点: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确的随机概念。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64—66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判断游戏的公平性,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准备:布袋、红、黄、蓝、绿各色彩球各4个。

计划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学习新课:

1、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要来玩摸球游戏。板书:游戏。

老师取一口袋,里面装了一些球。规则:每次任意摸一个,然后放回。一共摸30次。摸到红球次数多,算女生赢;摸到黄球次数多,算男生赢。

1)、把摸球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中。

2)、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前摸,其他同学做好记录。

3)、摸球结束,统计两种球分别摸的次数。(红的多)

4)、看了数据,你有什么问题?(红球摸的次数比较多,有可能红球的个数比黄球的个数多,很想知道究竟有几个红球和几个黄球。)

5)老师打开布袋,一一请出各球,发现:4个红球、2个黄球。

你想说什么?(不公平)、为什么?(红球个数多,取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所以是不公平。)那你觉得怎样放球就公平了呢?(比如……一句话:要红球和黄球一样多。)

2、各组按照本组的商定,摸球并做好记录。

交流:出示一张**,分别填入各组的数据。

观察这份表,你发现了什么?

3、再来说一说:你认为怎样放的球,做这游戏是公平的?

举例说明。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继续添上1个蓝球。

讨论:公平吗?为什么?

指出:在这个游戏中,关键是要考虑摸到红球的次数和摸到黄球的次数是否一样多,所以在放球的时候,红球和黄取要放得一样多。由于摸到蓝球等于没摸,所以并不影响游戏的结果,所以还是公平的。

继续添上2个蓝球、1个绿球……

小结:决定胜负求数的个数相同,那这个游戏就是公平的。

二、练习巩固:

1、很多游戏都需要考虑公平性,比如:(第1题出示)

看图后回答:用左边的转盘,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用右边的转盘呢?

用哪个转盘做游戏是公平的?为什么?

2、(第2题)……你认为在哪几个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

同桌互相说说理由,再全班交流。

3、(第3题)扑克牌游戏。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怎样修改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公平?

交流,老师一板书。比较多种方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三、你知道吗?

在足球比赛的时候,常用抛硬币来决定开场。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师生共抛10次硬币,并做好记录。你发现了什么?

虽然说是公平的,但在10次里,并不是出现了5次正面、5次反面。有的组甚至出现了正面次数远多与反面的情况。)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67-68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计划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红铅笔、蓝铅笔各5支。

教学过程:一、快速口答。

1.口答1-5题,要求说清楚理由。(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

2.注意样本中哪一个出现的次数多,任意摸一次,哪一个的可能性就大。

二、练习。1.第6题(弄清题意)

摸出红铅笔的可能性大?(红5蓝1,红4蓝2)

摸出红铅笔和蓝铅笔的可能性相等。(红3,蓝3)

2.第7题。

摸出的结果可能有多少种?(共有9个样本,因而就是9种)

摸出单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双数的可能性大?(单数几个?双数几个?)

3.第8题。

学生做这样的正方体,同桌合作,试一试,并填写统计图。

三、作业。学生完成9题和思考题,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附: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选取了“摸球游戏”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主题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设计思路:1.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

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让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确的随机概念。

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的教法):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利用有趣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教材及学生的潜在因素,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内设有组长、汇报员、来组织和调控整个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体验,同时养成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单元测试卷

姓名班级得分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口袋里有10个红色方块。4个黄色方块放在一起,摸到的方块可能是 也可能是 摸到 可能性较大。2.桌子上摆着3张扑克牌,其中两张是红桃,1张是黑桃,从中任意摸1张,则摸出 可能性较大。3.盒子里有白 红 蓝色珠子各10个,任意摸出一个珠子,有 种可能。...

2019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教案 新苏教版

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纸。总第 页本时共 页第 页科目数学年级四教材第64 67页题可能性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使学生在观察 操作和交流等具体活动中,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同步练习苏教版

第六单元可能性。快乐起点。1.一副扑克牌中取出10张红桃 5张黑桃 2张梅花放在一起,任意抽出1张,最有可能抽到 其次是 最不容易抽到 方片牌 抽出。2.抛硬币时,结果是正面的可能性与反面的可能性 3.一个箱子里有20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5个红球 15个白球,任意摸出1个球,最有可能是 球。4.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