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亚洲。
一、知识要点。
1、亚洲地理位置:
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
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
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1、东南亚的复杂地形: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2、马来群岛火山、**活动相当频繁。印度尼西亚欧大陆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3、东南亚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良港。
5、东南亚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高温多雨,适合种植水稻和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6、泰国——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泰国、越南、缅甸——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南亚主要的石油输出国;马来西亚——锡矿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7、华人、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
第三节南亚。
1、南亚因喜马拉雅山脉、苏莱曼山脉等高大山体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被称为“南亚次大陆”,也称“印巴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
2、南亚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恒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是一个岛国。
3、南亚的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
4、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属发展中国家,核技术较发达,是世界软件大国,掌握发射卫星技术。
5、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祥地。恒河平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恒河被印度教视为“圣河”。
第四节西来——世界石油宝库。
1、西亚有“五海三洲”之称,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周边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霍尔木兹海峡和土耳其海峡是海上交通要冲。
2、西亚石油生产国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地区,波斯湾及其岸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沙特阿拉伯是世界储油量最丰富的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是重要的产油国。
西亚所产石油主要输往西欧、北美、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
第五节日本——樱花之国。
1、日本四大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最大)、四国岛、九州岛。
2、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地壳很不稳定,也有“火山国”之称。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3、日本大部分矿产资源都需要进口,经济具有很强的对外依赖性。
4、为便于运进原料和输出产品,减少运费,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被称为“临海型”工业布局。
第一节 “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第1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 1题。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完成p3活动一 2题。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完成p3活动一 3题。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p4图7.3 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主要山脉及山峰(喜玛拉雅山及主峰等)
b组:主要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
c组: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
d组: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等)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完成p5 活动题。
板书设计:第七章亚洲。
第一节 “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一、位置。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第一节 “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第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 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 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 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5、了解亚洲的人口与经济状况。
情感,态度目标。
1、 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亚洲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七年级地理复习教案。2010学期第二学期 科任 马淑贞。时间 第十七周。内容 复习第七章的内容。复习安排 1 以章为单位进行复习。2 复习基础知识时采用填空题的方式进行问答复习。3 复习填图题时,先复习好课本中的各章图,然后采用复习提纲的 读图问答 方式进行复习。1 第七章要掌握的图有 邻亚洲图 各...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教案
日期教学内容。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撒哈拉以南非洲。1 通过地图知道非洲区域的划分,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2 通过矿产分布图,知道非洲资源丰富并掌握一些主要矿产的分布。3 明白非洲 单一商品经济 的形成原因经济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1 通过对部分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歌诀
七年级地理下册 歌诀。一 亚洲。1 东亚各国 东亚有五国 中朝韩日蒙 蒙古居内陆,畜牧业较盛 朝鲜分南北 北朝资源丰 南韩经济发,与日称 小龙 中国更重要,后面另外评。朝,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指朝鲜半岛。2 东亚地形 东亚海岸线曲折,半岛岛屿似星罗 西部高原和山地,东部平原丘陵多 地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