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试卷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终练习卷 1

发布 2020-08-24 10:32:28 阅读 6177

一.看拼音,写汉字。

ling limaodunkui wushan shuowuru

di yuchaoxiaomei lijing zhan daomei二.根据要求写成语。

1.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2.“自×自×”式的成语。2.以“千”字开头的成语。三.写一副对联,一句谚语。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随风潜入夜,。

2.,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3.百川东到海,。,这两句诗告诫我们。

这是一首民歌中的后两句。五.阅读短文(一)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别后悔?”

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告戒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上午,父亲有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不后悔?”

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

”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也藏卧着荷包蛋。“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父亲借用“孔融让梨”这一典故的用意是()。1)教育儿子像孔融一样学会让“面”。

2)教育儿子学习孔融的谦让精神,不要一心贪便宜。

3)教育儿子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要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2、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第一次吃面时,儿子“态度坚决”和两口就吃掉一只荷包蛋,表明儿子。

2)第二次吃面时,儿子“笑着端起”,表明儿子(3)第三次吃面时,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表明儿子。

3、第二次吃面时,父亲针对儿子吃亏上当后的心理,制造假象,是进一步考验儿子的什么?4、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二)“明星”上的“微尘”

有一年,我国着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有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的《堆数素论》这本书,觉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

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像一粒“微尘”。希望予以改正。

华罗庚看完信,连声说:“提得好,真是太好了!”他在会上宣读这封信,并把它的作者陈景润,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请来参加会议。华罗庚就是这样,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文中的“明星”指的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画“√“我国着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华罗庚写的《堆数素论》这本书。()

、文中的“微尘”是指()3写出第三小段的段意4、注意加点的词,仿写一句话。

、判断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的后面画“√”赞扬华罗庚尊重别人意见。()赞扬陈景润敢于提意见。()

赞扬华罗庚谦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美德。()

小学六年级人教版第十二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导学案。三道镇昌园小学黄英。一 教学目标。1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 通过四次擦燃火柴小女孩所产生的幻想,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穷苦孩子的同情,继而珍惜身边的美好生活。二 教学手段。多 课件。三 教学过程。一 激趣定标,回忆入新。1 导语谈话...

六年级试卷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终练习三 2

銆銆涓銆佺湅鎷奸煶鍐欒瘝璇?p 銆銆ch ngf w臎itu艒t nt墨ngd奴dushu菒zh ngsh膩ngy ch y n锛?nbsp 锛?nbsp 锛?nbsp 锛?锛?nbsp 锛?锛?nbsp 锛?锛?nbsp 锛?nbsp 锛?nbsp 锛?锛?nbsp 锛?p 銆銆f z l臎ig菙...

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数学

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科 数学班级 六 二 时间 3.21 中心发言人 万强。参加备课人员 万强 徐朝云龚亮陆世勇肖锋王万清。发言记录 万强 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首先让学生上黑板随便写几组比,教师马上说出能不能组成比例,想知道原因吗,请看课本34页,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学生自学认识比例的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