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与练习(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2、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答:
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2、什么叫表面积?3、什么是体积?4、什么是容积?
5、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
6、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回顾本单元的有关概念。
二、做练习:
1、填空: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相。
第1页。对的棱长度(),相对的面()。
2)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它。
的棱(),每个面()。
3)长方体或正方体()叫做它们的表面积。(4)物体所占()叫做物体的体积。(5)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叫做容器的容积。进一步巩固上面复习的内容。2、在下表内填上合适的数:
a(厘b(厘底面积h(厘表面积体积(立方。
米)米)(平方米)(平方厘厘米)厘米)米)
长方体。
正方体6请学生说出填表方法;填完后,集体订正。3、单位的化聚:
3.6平方米=()平方分米3.6立方米=()立方分米35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8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50立方分米=()立方米4.
3升=()毫升=()立方厘米5200毫升=()升=()立方分米。
第2页。先填空,然后指名回答;说出填空的根据。
三、作业:p
第2课时。教学内容:整理与练习(2)
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总结。
教师: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用课件出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bh
第3页。教师:由上面两个体积计算公式概括成的总公式是什么?指名让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二、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4题.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
全班学生独立填表,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每个空格里的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2.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5题.3、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6题.
先请一位同学读题,然后教师提问:这道题的第一个问题实际求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4、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7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交流时指名说说每一问实际上是求什么。6.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可以让几个学有余力的学生共同讨论一下。结合正方体的特征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三、全课总结。
第4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四、作业。
给同桌出一份本单元的检测题。要求自己先作出答案。
第3课时。教学内容:表面积的变化实践操作活动。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比较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究竟发生了什么,发现规律,学会分析。教学准备:正方体、长方体、火柴盒教学过程:一、拼拼算算。
1、教师演示: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一个长方体问:体积有没有变化?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可以计算、可以用肉眼观察)鼓励方法的多。
第5页。样性,但应适当强调第二种思路。为接下来观察更多的正方体做准备。
那么具体减少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呢?(请学生指指摸摸)明确表面积减少了原来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即减少了2平方厘米。2、深入**:
1)如果用3个、4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排法要求是排成一排)(学生自己猜想、操作、**、验证)提醒学生把相关数据及时填在表中。2)交流规律(允许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述):
如:2个正方体拼在一起少2个面,3个正方体拼在一起少4(2×2)个面,4个正方体拼在一起少6(3×2)个面……
或把正方体每拼一次,表面积就减少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等等。3、当正方体增加到5个6个时,表面积会怎么变化呢?学生先猜想,再验证。
4、发现规律:你能联系操作和填表的过程提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吗?给予充分时间让学生讨论。
交流(可以有多种表述,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从最简单的体积变了,表面积变了,或每一种具体拼法减少了哪两个面的面积都是可以的。”
5、用两个相同长方体拼成图上的三种大长方体,你有什么发现?1)学生操作**讨论。
第6页。交流:“体积没有变,表面积变了。”“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但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2)你能看出哪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吗?(学生交流讨论)
3)怎么验证你的发现呢?(引导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发现)二、拼拼说说。
1、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37页图)问: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多少?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交流:
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应用前面发现的规律,并通过对拼成的每个长方体的具体分析得出。)
2、拼10包火柴盒,包成一包有几种包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学生分组操作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一种包装方法,并适当说明理由。“怎样包装最省纸”就是什么最少?(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怎样拼最少呢?(5盒叠一起,并排两叠)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实践活动课,你知道了什么?
第4课时。教学内容:整理与练习3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征。
第7页。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3、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教学准备:学生预先回家准备第题。教学过程:一、第八题。
可以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球和小棒做成的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它的特点。
再结合对长方体框架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时,应该怎样选料。
做好后组织相应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选料时的思考过程。二、第九题。
事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好相关数据,课上进行计算和交流。三、评价与反思。
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对自己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四、作业:
练习册相关作业。
第8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 2 》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整理与练习 2 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整理与练习 2 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 探索与实践 评价与反思。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百分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的理解。教学重点 难点 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 2 》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整理与练习 2 教学设计及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整理与练习 2 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整理与练习 2 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 探索与实践 评价与反思。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练习 2 教学设计
整理与练习 2 课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第34页中 练习与应用 的第4 7题。共几课时第几课时。课型练习21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长方体 正方。教学目。标。体的底面积 体积和表面积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体 正方体表面积 体积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