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要领

发布 2020-08-10 00:52:28 阅读 6141

(一)心理特点。

1.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情感特点。

1)情感日益丰富,道德感有很大的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力也增强。

2)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依赖**监督。

3)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

六年级学生的情感内容日益丰富,社会性道德感有很大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有所增强。行。

动的冲动性和受暗示性大为减少, 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他们果断性和坚持性还比较差,还依赖于父母或教师的监督。

2.小学六年级学生个性的特点。

学生的个性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得到全面系统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在独立性、

批判性以及自我评价的内容和水平方面, 都有一定的进步; 组织性、 纪律性、 勤奋、坚毅等优良性格特征,逐渐获得健康发展。其个性特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发现和探索新自我。

2)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

3) 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

4) 依赖中求独立,出现对**的反抗。

了中年级,小集体人数增至 7 人左右;当升入六年级时,小集体人数又减少到 3---4 人。这时候小集体。

的形成基础是彼此同情、 共鸣、爱和相互尊重, 所以结合的稳定性增强, 个人受朋友的影响也随之增大。

这时,如果某个学生被集体排斥,他会感到非常痛苦,甚至不想继续上学。

总的说来。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期,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此时打下。

的教育基础,将影响每个学生的一生。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个性尚未定型,还有较大的可塑性,由于教育。

水平的限制或家庭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个性发展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倒退,因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二、学习要领:

1、学习的特点。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

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已经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性的班集体生活,能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和评价作用。随着自主、自律能力的增强,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 1) 加强预习,学会总结。

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预习。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加强,自己有能力独立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样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能内化为本人的东西,学到的知识才能牢固。

有时老师把一些简单的内容省略不讲, 或有重点地介绍一下难点部分, 剩下的部分让学生自己理解,这就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考验。要养成综合地考虑问题和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习惯。当今综合各科知识的题型的层出不穷,无疑为这一习惯的“培养必要”作了很好的注脚。

五、六年级学生需要从三四年级“听课 +完成作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总结知识。

点便成为一个“法宝”!总结老师讲过的知识点,总结做过的题型,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或题型。

之间的联系,并注意它们的区别(难度上的不同、做题思考的角度等) 。这样,面对考试难度的增加和知识点的综合,总结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应对也一定会越自如。

另外,每次上课后,建议把老师讲过的例题再重新梳理一遍,当堂听懂了不等于会做了,避免出现。

题目稍稍变化就不会应付的情况。重新梳理 +整理一遍能够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另外,还要养成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应用所学知识的习惯,因为学以致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

2) 练习写书信。

五、六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写书信。这是一生中运用最频繁的一种书写文体 。

3)接触自然、了解社会。

学习中会遇到许多自然和社会观察问题,没有实践操作经验,很难准确理解其中的内涵,应利用可。

能的机会接触自然界的生物和社会中的人和事, 增加实践感受。 接触社会的另一个好处是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有利于迎接更复杂的挑战。

2 、竞争意识增强,敬佩优秀同学。

五、六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如果说中低年级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而做作业,那么,五、六年级学生则是为了不负于同学而积极学习。动力不一样,比照对象变成了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所以他们会非常关心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的心理。

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培养非常重要, 让孩子正确对待成绩和缺点、 先进与落后, 避免把羡慕变成嫉妒,还要注意不能因为一时的落后就灰心丧气;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优秀就骄傲自满。

三、应注意的问题:

1、完整做事。

学生现在已经有能力完整地做一件事, 家长要鼓励和支持孩子去做。 无论做什么, 都应该先易后难,彻底完成。如果不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孩子会出现类似虎头蛇尾的做事习惯。

要把将来成为什么人、应。

该怎么做、不准做什么这样的概念和想法隐含在行为中,让孩子在独立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去体会。

2、互开玩笑。

一年级学生不懂得开玩笑,遇到什么事都是一种很认真的模样。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听明白笑话和一般对话的区别,但是自己不会用,常常张冠李戴。五、六年级学生嘲弄人的“本事”增长很快,不仅会开别人的玩笑,而且对事情喜欢用“不伦不类”的语气描绘一番,自己创作笑话。

有时一句俏皮话开头,后面就会层出不穷。很平常的一件事,到了他们那里则能渲染得天花乱坠。这是学会开玩笑以后形成的一种语言习惯,引导好了,会形成许多幽默体裁的“作品”。

例如身体有缺陷,体胖或着装等。

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任教六年级的教师可能都有相同的感受 六年级的学生不好管。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莫名的躁动 不听老师的说教,自由行动。其实并不奇怪,这就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表现。一 心理特点。在这个时期,心理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

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每当我看到同学有困难,而我又没办法帮助他时,我就非常伤心,怪自己没能帮他。每当和同学吵架,就感到是我不对,应该向他道歉。所谓自责就是责备自己。这种状态往往是受悲哀和忧郁情绪支配的。从根本上来讲,自责倾向往往又是掩盖敌意和攻击的表现,因此,许多具有强 自责倾向 的学生又同时表现出强的 冲动倾向 从 自...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男女生在一起活动不受性别的限制,集体意识开始形成,其兴趣由个人活动逐渐转至集体而有组织的活动。特别愿意选择合得来的同学,结成一组练习。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担心自己体育成绩不佳 担心自己在练习中影响集体。开始能分辨同学中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愿意听表扬,但被批评后的情绪很容易恢复。四年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