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分课知识要点

发布 2020-08-03 11:14:28 阅读 1202

9、长江中下游平原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第三课我们互通有无。

一、填空。1、郑和,本姓马小名叫三保。他先后7次下西洋。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一次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

2、世界**组织,简称wto,有人称它是世界经济联合国。我国于2024年正式加入世界**组织。

3、中国古代对外**的海上通道,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药之路。

4、西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那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西域源源不断地转运到西亚和欧洲。这条通道被后人称为丝绸之路。

5、汉语中的外来词有石榴、罗汉、鸦片、咖啡、沙发等。

6、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回国后由他口述别人记录编成了《马可波罗游记》。

7、我们身边的进口货,如美国的饮料,西欧的巧克力,加拿大的面粉,澳大利亚的羊毛衫,瑞士的手表,日本的家用电器等。

8、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有鞋帽、家电、家具、肉类、水产品等。

9、我的家乡有东台发绣、富安蚕丝绸等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第四课网络连接你我他。

1、平时我们谈论的“网络”,就是指“国际互联网”(也称因特网),它指通过无数条“线”把几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在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能够在短短几秒钟之内跨越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供我们查询和使用。

2、青少年上网应注意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谨防网上受骗,拒绝色情**,随时提醒自己,少玩游戏,对网上的不速之客提高警惕等。

第五课地球在“发低烧”

1、北极地区的中部是北冰洋,四周环绕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陆和岛屿,海冰是野生北极熊捕捉海豹和海象的平台。

2、冬季的平均气温在缓慢升高,从2024年到2024年的140年间,全球地面平均温度上升了大约0.6度,有人把全球气候变暖形象地比喻为地球“发低烧”了。

3、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在逐年升高,这个现象和地球大气中逐年增加的二氧化碳关系密切,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之首。

4、地球变暖的后果:干旱;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北极冰架崩塌等。

5.我们可以大力种草植树,尽量不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用纸,这些方法都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第六课天有不测风云。

1、自然灾害的种类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像**、火山爆发都属于地质灾害,海啸属于海洋灾害,洪涝、干旱、龙卷风属于气象灾害,虫害、病毒传染病、细菌传染病则属于生物灾害。

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自2024年,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3、亚洲是受恶劣气候条件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全球43%的自然灾害和80%的受灾人口都集中在这里。

4、多数的自然灾害是大自然自身运动演化而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造成的,有些自然灾害则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加剧。

5、生态环境的恶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森林草地的破坏、江河湖泊的缩减、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

第七课许多物种消失了。

1、地球上的生命物质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是历经几十亿年发展、演化的结果。在大自然界的生物大家庭中,生物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

2、在17~19世纪的300年间,平均每6年有一种动物灭绝。20世纪以来,平均每年有一种以上的动物灭绝,植物灭绝的数目更多。

3、世界上已灭绝的动植物有:恐鸟、渡渡鸟、单叶贯众、毛脉蕨等,世界上珍稀的动植物有:丹顶鹤、白鹤、大熊猫、银杉、秃杉等。

4、联合国将2024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5、弹涂鱼可以爬上树枝捕捉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使“缘木求鱼”不再“贻笑大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鱀豚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动物,有“活化石”之称,数量不及大熊猫的5%。目前,东北虎在我国境内不足20只。

如果不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20年内藏羚羊将灭绝。

第八课可怕的物种入侵。

1、外来有害生物通常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并对新的生态环境、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外来有害物种:食人鱼、紫茎泽兰、水葫芦等。

3、外来物种并非都是有害的,如:西红柿、马铃薯等。

第九课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

1、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世界上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是中国秦朝的《田律》。

2、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石油、煤炭、天然气以及金、铜等矿产资源会采完耗尽;水、大气、土地、生物等可再生资源,利用不合理会无法再生;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数量也是有限的。

3、节水新概念:节水并不是单纯地减少用水量,而是在尽量不浪费水的基础上,争取少污染水,如使用环保洗衣粉和绿色无污染洗涤化学用品等。

4、美元印制精美、票面挺括、纸质坚韧,是用纺织厂废弃的破布头、边角料和家庭丢弃的破旧衣物、窗帘、地毯等生活垃圾生产出来的。

第十课战争何时了。

1、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萨拉热窝事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2024年9月2日。

3、战争是对儿童生存威胁最大的。

年是国际和平年。

5、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第十一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一、填空。1、克隆羊多利于1997 年诞生表明:科学家已经破解了基因结构的奥秘,掌握了可以对生物体特征某些修改或变更的技术。

2、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因科技的发展而变化,例如:变色龙军服、医护衬衣、情绪手套、保温袜子就是智能服装的代表。

第十二课我在联合国作报告。

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具世界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市。它的直辖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现任秘书长是潘基文。

二、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现于( b)年。

a、2024年b、2024年 c、2024年

2、联合国总部设在( b

a、日内瓦 b、纽约 c、柏林

3、克隆技术已被人类广泛应用,能不能克隆人类。(b )

a、可以 b、不可以 c、可以少克隆

4、联合国成立于(c

a、2024年2月 b、2024年12月

c、2024年10月

5、中国**于2024年10月把(b )赠送给联合国,作为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贺礼。

a、和平鸽 b、世纪宝鼎 c、大熊猫。

第13课我的这6年。

六年小学生活我最感动的一件事是。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

我最感谢的人是。

我最想对母校说。

我的心愿是。

第14课去中学看看。

中学一日采风的收获是。

我的中学生活模拟训练规划。

逛书店、体能训练、行走训练、沟通训练、自我安排训练。

第15课我们的毕业典礼。

我的毕业典礼方案设计。

我的同学赠言。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分课知识要点

9 长江中下游平原有 水乡泽国 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第三课我们互通有无。一 填空。1 郑和,本姓马小名叫三保。他先后7次下西洋。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一次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2 世界 组织,简称wto,有人称它是世界经济联合国。我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 组织。3 中国古代对外 ...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期末试卷

一 填空题 每空0.5分,共2分 1 世界上第一个宇航员是苏联人我国第一个宇航员是。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从 年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 年开始。二 单项选择题 每题0.5分,共2分 1.为了保护环境,人们把每年的 定为 世界环境日 a.4月22日 b.5月1日 c.6月5日 d.9月10日。2 是...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期末试卷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一 填空题。5分 1.地球上广阔连续的水面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四个大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2.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 黄海 东海和 3.我最熟悉的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4.中国古代对外 的海上通道,又被称为陶瓷之路 香药之路 5.是当今世界上最大 最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