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语文

发布 2020-07-25 15:37:28 阅读 6737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学力水平测试题。

六年级语文。

一、基础知识。(54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chā yāng duàn liàn fēng yōng ér zhì líng qī bā su

fěi cuì suàn bàn zuó wú xū xbó bó shēng jī

2.比一比再组词。(8分)

挪( )蒸( )秧( )萎( )翻( )锻( )雅( )勃( )

娜( )丞( )映( )委( )番( )缎( )难( )脖( )

3.填空。(5分)

⑴“继承”的“承”读作共画,其第二笔笔画的名称是 。在“继承”一词中“承”当讲。(①承担;②托着;③继续;)

如果你不认识“鏖”字,应按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 。

“鼎”字应查大写字母 ,音节是 。第6笔是 。

4.组词。(5分)

强 qiǎngqiángjiàng

薄 báobb

yù 名防言习。

5.把下列词语用错的字改正过来。(3分)

语重心常狂风爆雨再接再励( )

无原无故不寒而粟肃然齐敬( )

6.把词语补充完整。(12分)

)灯( )彩 ( 天( )地 ( 歌( )舞七( )八( )

行( )积( )横( )直( )山( )岭千( )万( )

天( )海( )不( )收起敬而至。

7.找出下列词语中不同类的词语,把它的序号写在( )里。(2分)

1]①乞求 ②恳求 ③要求 ④哀求( )

2]①水果 ②粮食 ③水稻 ④蔬菜( )

3]①自相矛盾 ②揠苗助长 ③掩耳盗铃 ④实事求是( )

4]①目瞪口呆 ②愁眉不展 ③鹤发童颜 ④侧目而视( )

8.下列加点的字有好几种解释,在你认为最恰当的解释上打“√”2分)

1]、目之所及 ①到,达到 ②比得上 ③趁 ④和,跟。

2]、重于泰山 ①在 ②自,从 ④给 ④比。

3]、赞叹不已 ①停止 ②已经 ③后来 ④太,过。

4]、异口同声 ①奇异,特别 ②惊奇 ③有分别, ④不相同

9.选词填空。 (5分)

尊敬敬爱敬仰敬佩。

1)纪念碑前的棵棵松树,象征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和( )

2)我们怀着( )的心情访问了战斗英雄们。

热烈猛烈激烈强烈。

3)经过一番( )的争论,我们分清了是非,他的发言获得了( )的掌声。

既然…就… 即使…也… 不但…而且… 如果…就… 既然…也… 只要…就…

4)( 来到了山脚下,山再高再陡,我们( )要爬上山顶。

5)我们( )来到山脚下,( 要鼓足勇气爬上山顶。

10.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改为陈述句)

2)人们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改为 “被”字句)

3)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4)为是其智弗若与?(翻译句子)

5)妈妈说:“我下午要加班,晚饭就不用等我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6)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仿写)

7)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8)我们现在如果不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就不能攀登科学高峰。(改为反问句。)

二、阅读与理解。(26分)

1.根据学习过的知识填空。(7分)

操千曲而后晓声种树者种德者。

甘瓜苦蒂。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⑤朝看 ,暮看 。《明日歌》

⑥手指的全体,同人类的全体一样成为那就根根有用不再有。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

2.默写一首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2分)

3.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5.5分)

在的日子里,在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 )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 )来到这世界上,转眼间也将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着一遭啊?

请将课文补充完整。(3.5分)

这段话选自课文作者是1分)

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1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 )而射之。 虽与之( )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在括号里正确地填上课文的内容。(2分)

2.解释加点的字。(2分) 弈: 惟: 弗: 为:

3.本文选自 ,讲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不同,所以学习的结果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的道理。 我还想到了一句名言警句2分)

4.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4.5分)

第二学期第二次作业 大学语文

定风波 一词如何表达了作者豁达的心胸?答 这首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作于公元1082年,即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此词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颇值得玩味。首句 莫听...

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 1 本试卷8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一 24分 1 按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蒹葭苍苍诗经蒹葭 2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 饮酒 3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4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 ...

第二次作业第二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2 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3 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过程与方法 1 掌握分类法 控制变量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 2 通过参与 培养初步的科学 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 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