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发布 2020-07-20 20:37:28 阅读 8823

六年级下册。科。学。

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1、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 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

”(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 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 交流。

4、 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

2、 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 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1、 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 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1、科学家故事导入:

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

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

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

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

、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目标】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过程】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 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

2、 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

3、 关于晶体。

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阅读第8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第8页各种晶体的**。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二、制作晶体。

1、介绍晶体的形成。

2、课个活动:制作我们的晶体。

参考第9页的方法,课外尝试制作晶体。

、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显微镜的发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

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 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 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2) 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

3)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

三、小结。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教学目标】1、 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 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1、师: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师演示)

1) 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 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 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 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2、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玻片标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

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或书上13页)

2、材料员发给每位同学放大镜,大家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1、 师出示显微镜,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2、 观察洋葱表皮,将显微镜下的发现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 交流我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教学目标】1、 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

2、 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3、 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

教学过程】一、生物细胞的观察。

1、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洋葱表皮,发现洋葱的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今天我们要继续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结构,看看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

2、提供给小组两张相同的装片,装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称,组与组之间尽量不同。两人一个显微镜一个装片一张白纸。观察时可先将观察到的图画到科学记录本上,然后再用粗记号笔,画到a4纸上。

3、各组将所画的细胞张贴在黑板上。

4、如果先画完的组时间充裕,可与其它组交换观察用的装片,以观察更多种类的生物细胞。

5. 交流我们的发现。阅读16页资料。

二、细胞的作用。

1、 师:不同的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呢?

2、 **课件或21页资料库的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同学讨论并填写16页的网状图。

3、 集体交流,完成细胞作用的网状图。

三、小结: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教学目标】1、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 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 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教学过程】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1、故事导入。

讲解:今天我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2、制作装片。

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1) 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

2) 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

3) 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

4) 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

5) 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

对照18页,22-24页的资料,辨认所观察到的是什么生物。如果与资料提供的生物不相符,课外再找资料查证。老师也可在课前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进行观察,并事先寻找相关的资料与**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

4、微生物和我们。

请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a) 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

b) 它们是如何生存的?

c) 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8、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学目标】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

肉眼能看清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二、各组汇报展示。

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

3、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

三、总结。1、听了看了各组的展示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感想,感叹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与聪明智慧)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

1、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2、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学生自由发言,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永。乐。中。心。校。张花兰。小学 科学 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 科学 六年级下册由 微小世界 环境和我们 宇宙 和 信息 四个单元组成。教材分析 科学 六年级下册由 微小世界 环境和我们 宇宙 和 信息 四个单元组成。微小世界 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学生们借助放大...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 假设 检验 得出结论的科学 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六上第一单元 机械和工具 教学设计。第一课使用工具。安全教育 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横穿马路要留神,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坐车不准与驾驶员谈天,不准催促驾驶员快行,行车过程中要保持警惕,下车后确定安全后再行走。不得攀爬货车 拖拉车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