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发布 2020-07-18 01:16:28 阅读 2090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

难忘小学生活”活动计划。

教学目标。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即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走进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之时,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做些什么呢?

现在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回味难忘的小学生活吧!

2、师生共同回忆上学期进行过的“轻叩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吧!

(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2)说说在活动中让你感觉最快乐和最难忘的事。

(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4)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快速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对方可以读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什么?

(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3)你认为这次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三、合作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1、指导: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制定好的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定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教材页。

2、学生自由读页的“活动建议”,思考以下问题:

(1)从活动建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3、明确建议,突出活动主题。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指名汇报读懂了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这些活动。

4、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中难忘的、或活动。

(4)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5)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写建议书、倡议书等)

5、学生自由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1)清晰地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2)认真倾听别的小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中不一样的内容,如有需要或质疑,可以向汇报的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五、作业。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教学后记:成长足迹”版块。

1 难忘的启蒙。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品质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教学准备。多**课件《我的老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板书:知识做人。

看到这两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难忘的启蒙。

启蒙是什么意思?老师的启蒙为什么令作者难忘呢?

3、作者在文中写与了哪些令他难忘的事情?

板书:抗日演讲两次批评宽容逃课。

二、学习课文、体会内容。

一)抗日演讲。

1、哪些段落写了抗日演讲?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3-5自然段,可以用心读读,可以拿笔圈画,也可以小声地与同桌交流,想想这部分写了老师启蒙我什么?你从**体会到?

2、指名交流板书:爱国。

引导:那时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老师们知道吗?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3、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老师们显然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何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勇气,怎么不令学生敬佩?

齐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两次批评。

1、批评是老师常用的教育方式,即使好同学也不例外,作者在小学时有两个强项――作文和写字,为什么在这两个强项会受到批评?

2、指名交流。

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道鼻子有这么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师在告诫我什么?板书:正直诚实。

为什么老师说“对我来说,丙就是不及格”?这句话告诫我什么?

板书:勤勉。

3、对我的过错老师丝毫不放过,表现了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指名朗读老师对我的批评。

4、丰富插图内容: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根据课本描述,想象一下老师对我某次批评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受到批评后,我对老师说了些什么?

5、虽然隔多年,但这样的批评作者还是刻骨铭心。同学们,你在的小学中有类似的情景吗?

回忆、交流。

三)宽容逃课。

1、对学生的教育,老师一向很严格,但在作者印象中,老师对我们上日语课特别宽容,为什么。

2、联系课文讨论,体会老师爱国情感。

四)首尾段落。

1、引读:正因为启蒙老师的言传身教感染着作者,因此作者一直向往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后来,作者沙健孙也走上了启蒙老师走过的路,成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当我站在讲台上―――

2、理解重点句:既然我的老师……开花结果呢?

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由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齐读这句话。

3、这一段与哪一段相互呼应?

指名朗读第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4、齐读第一段,体会作者的满怀深情。

板书设计:

1、难忘的启蒙。

抗日演讲。两次批评爱国、正直、诚实、勤勉。

宽容逃课 教学后记:

2、老师领进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章人物形象鲜明,田老师循循善诱、博学多才,而且善于教学,深受学生喜爱,让学生充分感知田老师的形象。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老师领进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其实是一份埋藏在大作家记忆深处40年的真实表白,是一位著名学者对一个乡村私塾老师的真情流露,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课题。

2、这位作家就是刘绍棠。

师:这是一位有名的大作家,他却对一个普通的乡村私塾老师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

指名说一说在作者心中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如:在“我”心中田老师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好老师。)

二、细读课文,感受文中情感。

一)作家刘绍棠走在家乡的路上偶遇阔别40年的老师时心中除了那份激动还会有……(学生:尊敬、感谢)是的,“我”感谢老师的教育、培养。你从**看出来?

出示句子: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播下文学的种子。

1、 自由读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作者讲这样的话?

老师简单点评第一句。直接体会后一句。)(结合朗读)

田老师的讲课使“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

2、一起用激动、感谢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二)文学的种子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田老师在“我”年幼时能播下文学的种子?请大家读课文,找到文中的语句来体会。

1、你从**感受到田老师讲的课娓娓动听? 理解词语:娓娓动听

出示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十枝花。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小路、村庄、炊烟、亭台以及花草等)

来,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小诗。

师:你看,简简单单的一首诗,在田老师的口中却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美景。不仅让我们学到10个数字,还把诗歌内容与故事情节巧妙结合起来。

你说,这样的创造怎能不使我们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读故事内容。有几处儿化音,是北方人讲话的特点,要读出韵味。

语气、语调、情感)(衣襟儿小喜神儿娘儿俩点数儿)

1、导入:对,田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教育学生,尽管当时办学条件差,老师年纪又轻。男同学来读读第。

一、二自然段。

3、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可看出田老师的讲课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重点理解句子:(出示)(根据学生感悟适时点拨)

“我听得入了迷,……我才惊醒。”

戛然而止”什么意思?田老师讲得那么好听,为什么戛然而止?

发呆”、“惊醒”是怎样状态?说明什么?(结合“直到……才”时间长理解)

说明当时听故事很入迷,老师把简单的东西讲成含有文化的内容,使我从小产生对文学的兴趣。)

捅”是什么动作?为什么要“捅”我一下?(体会确实听得出神了。)

朗读指导。“我在田老师门下……春雨点点入土。”

门下受业”什么意思?(跟随田老师学习,在田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听到上千个故事”后会有什么收获?

联系上下文讨论:因为田老师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我不仅记下了许多故事,还潜移默化学到了许多骗故事的方法、丰富的语言,提高了听故事、说故事的能力,产生了编故事的欲望。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凑。”听到上千个故事,我也会像田老师那样娓娓动听地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了。)

有如春雨点点入土”为什么这样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比喻田老师教的知识、编的故事以及生动的语言都被我接受了。我也有了创作的欲望和本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读读记记 剧种 面具 激流 发誓 旷野 鼻祖 柔顺 压抑 能歌善舞 别无所求 蜂拥而至 铺天盖地 肃然起敬 美不胜收 等词语。2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形象生动的描述,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方法。导学重点 了解...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灯光》教学反思

灯光 一课讲完了,可我的心并没有平静,因为这一课让我思索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不知从何下笔谈起,就想到哪写到哪吧!这课书,我是通过看天安门灯光璀璨的 老师动情的语言引入课文,再结合同学们上一节课提出的问题来学习,以达到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心中升起对郝副营长崇敬的心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目的。在课上...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难忘小学生活 活动计划。教学目标。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一 揭示主题,激发兴趣。1 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我们即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 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走进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