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在星空中 一 2教案教科版

发布 2020-07-10 15:46:28 阅读 2033

2019-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在星空中(一)2教案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星空中(一)》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中的第6课。本单元前面4课是通过推测、模拟实验、实际观测等方法研究地月系中月球的运行规律;第5课则把空间范围扩大到了太阳系,通过建模的方法来认识太阳系的组成;而从本课开始把空间范围又扩大到整个宇宙,本课将继续通过建模的方法来建立星座的空间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教材中的第一个活动是了解星座,在这里直接出示了星座的概念,通过这样简单的文字表述,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是难于理解的,于是有了第二个活动——建一个“星座”模型,通过建模活动学生才真正建立星座这一科学概念,第三个活动则是通过认识大熊座和小熊座来让学生学会在夜空中找星、辨认星座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课后能真正去观测星空,为后面一课的开星空观测交流会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

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视觉图像也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主要标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小熊座。2.过程与方法:

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2)学会根据星座的特征及星座间的视觉联系来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三、教学重点:

建立星座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四、教学难点:

通过制作和观察星座模型来建立星座概念。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星座图、传说资料。2.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

六、教学过程:(一)比较平面和立体,铺垫星座概念。

1.出示正方形和立方体,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出示圆和球形,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3.出示平面点图和“风铃”(1)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二)制作和观察星座模型,建构星座概念。1.制作要求:

1)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不同长度的铃铛。(2)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2.学生制作,师巡导3.不同角度观察,并作记录。4.汇报交流:

5.出示北斗七星图,推测:组成北斗七星的这七颗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会是怎么样的?

如果从宇宙的其他地方,如这颗星看过去,还会是这样的图像吗?6.关于星空,除了北斗七星,你还知道些什么?

1)刚才大家已经说出了很多星座的名字,这张星图中就有许多星座,看一下,有哪些星座?(2)问:你推测一下组成***星座的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会是怎样的?

(3)师归纳板书(卡片出示):

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三)布置观测任务,深化星座概念。1.北天星图观察。

1)出示北天星图找大熊座和小熊座板书:大熊座——北斗七星小熊座——北极星(2)填写北天星图。(3)请同学上来汇报一下。2.南天天星图观察。

1)课件出示南天星图,并填写记录纸中的星图。(2)汇报交流。

3.刚才我们是对照着星空软件找到了这些亮星或恒星特殊组合及它们所在的星座,那如果在今晚实。

际的夜空中你找到它们?(能)那今晚七点就去观察星空,找一找这些星座吧!4.师强调观察中的注意点。5.揭题并板书:6、在星空中(一)。

6.延伸: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开个星空交流会,到时期待大家找到更多的星座。七、板书设计:星空中(一)

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大熊座——北斗七星小熊座——北极星。

八、试教体会:

一)建模是学生建立星座概念的重要途径。对于星座概念的建立单靠简单讲解和星座观察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对星空的空间观念往往停留在二维世界,即都是以平面的视角来理解星空中各个恒星间的空间位置,毕竟这些星座离我们太远了。而要改变学生的这种空间观念就必须通过建立星座模型来实现,通过制作模型和观察模型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看似平面的星空其实是远近相差甚远,位置完全不在同一平面中的,从而真正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促使学生以立体的视角来认识夜空中所看到的各个星座。

二)建模活动中制作模型很费时。这个星座模型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很不简单,特别是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费时的任务,如果所有的工作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大概需要的时间将近15分钟左右,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制作模型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有必要,这是我多次试教来的一个困惑。而且这样安排已经影响到后续的模型观察活动及其他教学活动的用时安排。

(三)要重视星座观测方法的指导。本课是研究星空的第一课,如果经历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还不会找星,辨别星座,那么课外叫学生去实践观测星空就无从谈起,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学生没有观测的实际经历,则会直接影响下一节星空观测交流会活动的开展。

因此本课不但要让学生建立星座概念,而且重要的还要让学生学会观测星空、辨别星座的方法。附送:

2019-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在星空中(一)3教案教科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科学六(下)第三单元《宇宙》第6课,通过本单元前面5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平时。

接触较多的月球、月相变化、日食和月食、太阳系。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本课主要开展前面两个环节的学习:了解星座、建一个“星座”模型。

学生平时通过各种途径,对星座有一定的了解,对每个人对应的“星座”很感兴趣,但对宇宙中“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知之甚少。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是本课学习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建一个“星座”模型,引导学生对星座的理解从“平面”走向“立体”,客观真实地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北斗七星”模型的建立,是本课教学的主要部分,通过“模型”的建立,帮助学生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构图。同时,又要避免把“建模”过程简单地演绎成学生的手工操作过程。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参与是教学中需要动脑筋解决的一个难题,学生对“立体”星座概念的建立,需要一定的认知迁移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给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一定的“支架”,帮助学生完成星座概念的建立。

二、教学设计:①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建模”完成对星座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星星的远近和我们视觉上形成的平面构图之间的关系。③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模型等。学生准备:模型制作材料、北斗七星模型、光源等。④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星空**,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星空、研究星空。

2.大家一定接触过各种关于星空方面的信息,谁来说说你知道的星空方面的知识?

3.出示概念:人们把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结合神话故事,想象**、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全天划分为88个星座。(二)建立星座模型。

1.在这88个星座中,你最熟悉的有哪些星座?

2.出示大熊星座和北斗七星**: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中的七颗较亮的星,排列起来像一把勺子。

3.老师给大家七颗栓线的珠子代表北斗七星,你能在白板上挂出“勺子”的形状吗?4.

学生发表看法。

5.讨论:这七颗星和你的远近一样吗?6.投影:北斗七星。

7.讨论:星星的远近和看到的投影图像的关系8.分组观察,出示活动要求:

a.远近一样的七颗星,在灯光下能看到“勺子“吗?b.随意改变星星的前后位置,还能看到“勺子“吗?c.成功完成实验b的,把白板展示到黑板上。

9.汇报展示,讨论:远近各不相同的星星,都能形成“勺子”,这又是为什么呢?10.学生交流。

11.出示课件:远近不同的两颗星星从远到近,从近到远的变化。

12.解释:北斗七星最近的离我们50光年,最远的150光年。

13.真实的北斗星是怎样排列的呢?出示真实的北斗七星排列。

14.分组观察,出示观察要求:a.

从什么角度能看到“勺子”形?

b.改变模型被光线照射的角度,看到的还是“勺子”吗?c.思考:在真实的观测中,什么地方能看到这些形状?

15.交流:(正面能看到勺子,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现状也不同。

)16.课件:我们怎样才能像刚才一样看到北斗七星各个角度的样子呢?

17.总结:现在,你对星座的理解和刚开始时有什么不同?

星座:相互距离不变,它们是立体的。我们看到的形状,就是地球上看到的现状。在太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三)认识星座。

1.北极星可以在晚上帮助我们辨认方向,可它是颗不太亮的星星,怎样比较容易找到北极星呢?

2.学生发表意见,(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向外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四)课外延伸。

1.同学们,茫茫宇宙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非常有限的了解了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中的几颗星星,相信同学们对观察星空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天空中一共有88个星座,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有6000多颗。老师送给大家一个“神秘的礼物”,它可以帮助大家对这88个星座有更深的了解。

(教师介绍“神秘礼物”)

2.同学们,希望大家借助这个“神秘礼物”,课外对星空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让我们一起仰望星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3.试教体会。

浩瀚的星空对学生来说是那么的神秘和好奇,学生对学习星空知识充满了期待,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却使学生越来越远离满天的繁星,学生缺乏学习本课的生活经验,天文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几次试教后,对本课的教学有了较为准确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星座的知识,星座的划分和平面概念、以及寻找北极星等环节难度不大,不应成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何通过学生的“建模”过程,帮助学生从平面的“星座”一步步走向“立体”的星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星座的远近和我们视觉上形成的平面的构图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所没有的,更是学生理解最困难的地方,需要教师想办法突破的。

第二,找准学生知识起点,合理设置教学难度。学生对星空、星座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对组成星座的各个星球之间的关系的了解更少,学生一般也不会去关注和思考星座中各个星球之间的立体关系。教学中,教师一般不能出现天球、天幕等专用名词,增加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应降低教学难度,以一个星座中各个星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切入口,让学生从自己逐步走向模型,从平面逐步走向立体,从地球逐步走向星空,从而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

第三,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层层分解,逐步接近概念的核心。学生对北斗七星在星空中的排列一般只是停留在平面上,要一下子让学生凭空“建模”,建立起立体的概念是有难度的,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建模”没有清晰的理解。为什么这颗星要放得远一些?

为什么这颗星要放得高一些?道理在**?学生是一知半解的。

应把学生“建模”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分解,从认知“星星”的远近和我们视觉上形成的平面构图的关系开始,先从立体走向平面,再从平面理解立体,从而理解北斗七星的立体构成,学生的理解就能水到渠成。

第四,给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支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本课的教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学生是有较大的困难的。这就需要老师借助具体的实。

物材料、**、多**课件、动画等手段,在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时,及时提供支架,帮助学生逐步完成概念的建构。

第五,简化制作环节,注重观察过程。教材中设计的让学生动手制作北斗七星的模型,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很难按时保质完成。影响模型质量的因素很多,学生花时很长,效果也不好。

应简化“制作”这个环节,把时间让给学生更多地开展有价值的观察活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在星空中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在星空中 一 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宇宙 中的第6课。本课将通过建模的方法来建立星座的空间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 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教材中的第一个活动是了解星座,在这里直接出示了星座的概念,通过这样简单的文字表述,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是难于理解的,于是有了第二...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在星空中》

在星空中 一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在星空中 一 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宇宙 中的第6课。本单元前面4课是通过推测 模拟实验 实际观测等方法研究地月系中月球的运行规律 第5课则把空间范围扩大到了太阳系,通过建模的方法来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而从本课开始把空间范围又扩大到整个宇宙,本课将继续通过建模的方法来建...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在星空中 二 》教学设计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宇宙7.在星空中 二 一 教材简析 教材安排先是开个观察交流会,让学生展示他们近一个月观察所画的月相图,同时又将最近观察到的星座图展示出来,教师要充分鼓励他们 第二部分是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的特征,让学生学会寻找星座的主要方法 利用亮星形成的图形特征和根据已知星座来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