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知道惯性的概念。
知道二力平衡。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速度的计算。
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力的基本知识。
物体的惯性。
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牛顿第一定律, ]
本章共分五节,建议9课时。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
第三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课时
第四节力的作用效果1课时
第五节物体的惯性1课时
复习和总结 4课时。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单元教学计划。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4)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5)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
6)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7)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8)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9)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
10)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11)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12)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13)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14)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2)通过**,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4)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5)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6)通过实验,**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7)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8)通过**,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9)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10)通过**,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1.重点。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3)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2.难点。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2)自制弹簧测力计;
2)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本章共分五节,建议9课时。
第一节重力1课时
第二节弹力1课时
第三节摩擦力1课时
第四节杠杆1课时
第五节物体的惯性1课时
复习和总结4课时。
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单元教学计划。
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5)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听方向。
6)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7)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8)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9)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10)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11)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12)了解气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13)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14)了解生活中跟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15)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16)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17)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的主要环节,通过**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解读课本图.1—2,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
解读课本图.1—6的内容,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了解改变压强大小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一种客观存在。
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通过观察,认识气体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体验由气体压强差产生的力。
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收集、交流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单元重点、难点。
1.重点。1)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液体压强的特点。
3)大气层的测量。
4)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5)阿基米德原理。
2.难点。1)压强的计算及单位。
2)液体压强的特点。
3)大气层的测量。
4)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5)阿基米德原理。
课时安排。本章共分七节,建议11课时。
第一节压强1课时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1课时
第三节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小1课时
第四节大气压强的应用1课时
第五节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课时
第六节阿基米德原理1课时
第七节物体的浮沉1课时
复习和总结 4课时。
第十四章、机械能》单元教学计划。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4.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5.理解机械效率。
6.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全意概述。
从本章到第十六章,教材讲述能的初步知识。本章讲述的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是学习各种不同形式能的起点。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化,机械功和机械效率。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本章内容安排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的编写思路有较大的变化。与电能一样,本章教材围绕“机械能”的概念展开,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而把“功”的概念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因此,在备课和教学时要认真分析其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各节的目标和建议:
一)动能和势能。
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说明与建议。
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电能知识的基础上,直接引入了动能的概念,不追求严密性。建议用飞鸟撞坏飞机这样的故事引入动能。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几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比如风车实验,水流冲动水轮机模型,玩具手枪射出的子弹推动泡沫塑料块的实验等。
这些实验说明流动的空气、水流、运动的子弹都具有能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实验中,空气、水、子弹为什么具有能量?
它们有没有共同点?引导学生概括出结论:因为它们都在运动。
然后给出动能的初步定义。
**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九年级物理在中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课程改革下,以学生发张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加强学生动手思考能力,由于我们用的是新改版的人教版,物理教学和以前大有不同,在熟悉教材内容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这样的计划。一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四 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 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 怎样发现问题 怎样提出问题 怎样研究问题 怎样分析问题 怎样反思 怎样交流 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课堂教学中注意 三基 的训练。由于九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八年级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2019秋季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 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试题命制的主要依据。只有认真地对 新课程标准 进行仔细地研究,才能了解对知识的要求 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才能使复习有方向 有目的,才能把握住复习的全面性 深度性。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初三是初中学生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