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二

发布 2020-05-18 14:54:28 阅读 9601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1分)

2)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

3)□□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4)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2分)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cèyǐn来,比你现在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

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 秋天mèngmèi在牧羊女的眼里。

3)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chángtúbásh了二三十年。

4)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fānláifùq地看。

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b.何满子却隐匿在柳棵子地里,潜伏在青纱帐内的豆棵下,跟奶奶捉迷藏,暗暗发笑。

c.从时间来看,人是百代过客;从空间来看,人像沧海一粟。

d.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24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水的**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之一。(删去“也是它的**之一”)

b.学生应该重视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上课时就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把“质疑”改成“疑问”)

c.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将“相当危险”和“施救的难度很大”互换位置)

d.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因为”)

5.仿照划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划线句构成排比句。(4分)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

二、阅读(46分)

一) 课内文言文(10分)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醉翁之意( )不在酒 (2)临( )溪而渔 (3)颓然( )乎其间者。

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8.选出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是以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寄情于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也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心情。

b.文中第一段从全景慢慢收缩,由群山转入“西南诸峰”,再转入“琅琊山”,然后到“酿泉”,最后是“醉翁亭”,“翼然”二字加强了描述的形象感性,富于动感。

c.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醉”“乐”二字,“醉”为表象,“乐”为实质,写“乐”是为了写“醉”,最后将“醉”“乐”统一。

d.本文语言很有特色,骈散相间,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结束句尾,二) 课外文言文(9分)

齐人好猎。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9.选出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齐人有好猎者/好鸟相鸣。

b.疾耕则家富/必为有窃疾。

c.常过人矣/人恒过,然后能改。

d.非独猎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11.结合文段,谈谈齐人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三) 实用文体阅读(10分)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

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

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

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有删改)1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阅历与读书”的关系展开论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一目了然。

b.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富于文采。

c.文章告诉我们,阅历与读书不可以互相替代。我们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促进自己的学习与工作。

d.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经历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但不一定会形成为阅历。

13.下列材料不能作为第③段论据的一项是3分)

a.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b. 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读,无以得义理之益。——清)胡达源。

c.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d.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4.小明正上初三,成绩不好。他把原因归结为父母不多带他到祖国各地去游历。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评价他的观点并帮助他找到解决的方法。(4分)

四) 文学作品阅读(17分)

大风。莫言。

①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②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

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7

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天街小雨润如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分 2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1分 白居易 观刈麦 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 浣溪沙 1分 4 小石潭记 一文中的 潭中鱼可百许头...

2024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试卷数学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大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相应题号的位置上。11.计算 12.化简求值 其中 13如图13,已知点e为正方形abcd的边bc上一点,连结ae,过点d作dg ae,垂足为g,延长dg交ab于点f 求证 bf ce 14 认真观察下图的4个图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

2024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试卷数学

2009年广东省中考模拟模拟试题。数学。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说明 请在答卷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一律无效。一 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在答卷相应题号下的方框里。1 今年参加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考生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