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历史中考复习之我见

发布 2020-05-16 14:00:28 阅读 4873

附件12023年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申报评审表。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一中孟桂云。

一、立足考纲,明确方向。中考说明是中考复习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教材的主干知识。历年来中考试卷所考知识点全在中考说明的规定之中,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中考说明,明确备考方向。

二、处理好《中考说明》、《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这三者的关系,回归历史课本的复习。

初中《历史课程课程标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落实课改精神的指南针。因此中考命题人必须研究它,在试题中体现课改精神。历史《中考说明》是我市历史学科中考教学与复习工作的重要依据,它根据我市教学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化,便于教、学、考三个方面的操作。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要认真研究和学习《中考说明》,把握其精神,明确考试要求,为师生复习指明方向。而教材是我们平时教学的重要文本,也是落实课标和中考说明的平台。因此要认识教材的重要性,中考历史冲刺复习阶段,要依据历史《中考说明》,回归历史教科书,具体做法如下:

(1)依据历史《中考说明》通读课本,查漏补缺。

通读课本,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搞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那些记忆不清、记忆不牢的知识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在阅读时,应充分利用历史的逻辑特点,积极开展自我启发思维,即在阅读过程中应不断地在适当的地方暂停下来,主动地进行抽象、分析、综合、归纳。

(2)精读课本中的粗体字,巩固基本概念。

初中历史的基础知识,在课本上主要以粗体字的形式反映出来,这些堪称为知识的精华。复习过程中应认真地读这些粗体字,反复咀嚼,仔细品味,这样,能起到巩固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历史理论知识的效果。对每个章节中的小字部分也应特别注意。

(3)读课本的名言、名句,掌握典型材料的分析。

课本上的名言、名句有极强的时代性,在做以这些名言、名句为题材的材料题时。认真分析这些名言、名句,对帮助理清解题思路、解题过程都有一定的作用。课本上的习题也涉及到一些名言、名句,复习时要认真研究书上的名言、名句,找出它们所涉及的知识点。

并吃透这些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对付不断出现的新型的材料分析题,因为再新的材料题也**于课本的知识点,也就是说新题型都“着陆”于课本,同学们用心分析一下历年的历史中考题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所以复习时立足课本,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读每单元的标题,课题,形成知识网络。

真正做到把课本由厚读到薄,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中考前应认真研究课本,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复习,以科学、严谨、变通的态度去阅读课本,钻研课本,才能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三、夯实基础.不断提高.

1、明确教学的重点和方向。课堂教学的重点方向有三个:

第一,归纳处理知识。要综合各种资料,取其精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认真对教材进行归纳总结。着重掌握好中外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

第二,狠抓落实。好成绩不仅是教出来的,也是严格要求得来的。成绩好坏,落实很重要。

一要落实具体的预习要求,必须严格检查学案或作业,对达不到要求的,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给予必要的惩罚。二要落实课堂教学内容,及时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对课堂提问和练习要高标准、严要求,即使口答也不放松,同时加强对课堂笔记的检查。三要落实教材的记忆要求,督促学生最好是记全、记准、记牢导学规定的所有内容。

四要落实各种资料上的相关题目,尤其是主观性题目必须落实到书面上,要加大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只在选择题上打对号、主观性题目只看答案不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检查手段也要多样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尤其要针对性地检查某些学生,有些板块的知识也根据需要强化检查。

第三,点拨方法、拓展能力。不要只是把条理好的知识、总结好的答案传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四、注意导学的能力层次要求。

历史学科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联系实际,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这给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导学将考点的能力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对此,要准确解读:

识记记什么,如何识记,理解如何理解,运用如何运用。一是要加强学法指导,二是精心备课,备教一致,做到教学内容目标化,目标内容问题化,主干知识材料化,考点要求具体化。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三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要有梯度,不能太浅,也无需太深。

五、加强热点、焦点问题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当今社会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可以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性与逻辑性。

六、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学会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是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

进行解答试题的训练,特别是获取知识的技术性训练。做好单元过关题、阶段性测试题、模拟训练题。多进行思维方面的研究,不仅研究其知识价值,也要多研究其思维价值、能力价值,放大这些题的功能。

②针对与历史知识有联系的社会现实问题,确定主题进行综合认识、多角度认识,并提出解决方案。注意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严谨性、针对性。③往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

研究这些题目的设计意图、设问角度、思维价值等,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对此要重视并下力气做好。④加强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并以开阔的视野多角度观察和研究事物,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利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切实增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七、模拟强化,应试技巧。

模拟强化,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考试时安定情绪,心要静,沉着冷静合理分配时间,要控制好答题时间。第一,认真读题。

对题目要全读,细读。领会题意。第二,审题。

审题是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完整准确把握题意;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第三,答案规范化。做到观点正确,文字准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要点全面。

综上所述,初三历史复习应该紧扣考纲、教材,打牢基础,理清知识脉络,专题汇总,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能力、技巧。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根本、以中考《历史说明》为依据。要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读书,做到“五看四抓”,即看目录、看标题、看正文、看图表、看材料,抓概念、抓线索、抓框架、抓重点。

不能死记硬背,而要融会贯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惟其如此,方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使学生们在今后的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态度改变了,理念也会改变;理念改变了,行动就会改变;行动改变了,结果自然改变。

2023年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初中生历史自主学习方案。作者 佚名文章 本站原创点击数 696更新时间 2010 3 18 热。中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记载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情况。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先民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明,可泣的动人故事。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学期做法如下 激发自学的动机。...

2023年历史中考复习计划

历史中考后期备考复习计划。张燕燕。四月调考结束,第一轮单元复习也结束了。成绩揭晓,历史处于薄弱学科的地位。到中考之前只有大约7周的复习时间了。换算成课时,如果没有额外的补课的话,只有14个课时。要充分利用这十几个课时,完成中考前的六个专题复习,落实选择题过关和综合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任务不是一...

2023年历史中考范围

历史科 防城港 一 命题思路。1.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现行教材的知识范围进行命题。命题注意联系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突出学科的特点。2.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注重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