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防护计划

发布 2020-05-13 22:37:28 阅读 9517

1.0 目的。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满足顾客的要求,确保产品有一个良好的防护保障,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0 范围。

为了防范和消除未达到危害和破坏目的而对产品实施的故意的污染(如人为破坏,投毒等)制定产品防护评估及防护计划。

—产品防护评估及防护计划着重于保护产品生产和**过程,防止产品遭受到蓄意的污染,这些蓄意的污染通过人为的一系列化学、生物制剂或者是其它有害物质来对人们造成伤害。这些制剂包括一些非天然存在的物质或者是常规不检测的物质。

—蓄意的污染一般指以下这五种情况: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核物质、放射性物质。攻击的途径可能包括生产、储存、运输、等种种环节。

3.0 产品防护评估及防护计划小组的建立和职责。

4.0 工作内容。

产品防护评估及防护计划通过对产品链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找出薄弱环节,从而制定低成本有效的预防性操作计划,以防止产品链遭到蓄意的攻击和破坏。

产品防护评估及防护计划由产品防护小组负责编制、实施、管理和更新。防护计划小组成员人手一份,保证每年进行一次相对保密的全面风险评估工作,必要时增加防护频次,评估工作要从对整个公司和客户的负责的角度出发,详实而充分的对产品防护计划予以评价。评估前作出评估计划评估检查表,检查表包括员工、工厂布局、车间设备设施、加工工艺、原辅料等人为破坏因素,评估结束后写出评估报告报组长审批,并作为保密文件留档备查。

进行工厂产品防护评估时,应阅读每一个问题并且选择那些对于企业的加工操作描述最贴切的答案。每一个问题都回答“是”是令人满意的,但并不是所期望的。某个问题回答“否”并不足以说明工厂的安全存在严重危险。

“否”的回答应该引发关于是否需要增加的安全性措施的思考。防护计划评估表见附件一,防护计划表见附件二。

4.1 企业外部安全。

4.1.1公司的安全防卫体系,以门卫24小时护卫为主,以门禁系统和摄像监控系统为辅。

在生产车间和办公室出入口均设置了门禁系统,只准在职生产工作人员进入,办公室只允许办公人员进出,严格控制人员进出许可。所有公司员工进出公司需要带工卡,上班员工需要以打卡记录考勤时间。

4.1.2公司处于郊区,周围有工厂,但无空气污染。

4.1.3公司厂区内根据面积设有路灯,在夜间厂区外围四周保证足够的光线。

4.1.4公司厂区装有摄像头装置,可以监控人员进出。

4.1.5对进入工厂的访问者实行登记制度,在保安室登记后并得到相关管理人员确认接待后凭外来人员临时证出入,所有进入工厂区的外来人员须由被访者带领陪同进入,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在生产车间内走动。

4.1.6生产废弃物已与固定废品**站沟通协作,不在厂区内长时间放置停留。

4.1.7对于进出厂区的运输车辆实行接待人确认放行,来货车辆必须在正常上班时间并得到相关管理人员确认接待后方可进入厂区。

4.2 企业内部安全。

4.2.1车间内各设置有应急灯,定期调试保证其正常使用。

4.2.2车间内墙面采用金属岩棉夹芯,地面均采用环氧树脂玻璃钢耐腐性地面,均便于清洁消毒、环保;工程部保证完好无损。

4.2.3在厂房内外关键控制点安装有**监控,录像24小时不间断。

4.2.4定期检测消防紧急预警系统,保证其正常运转。

4.2.5在各出入口、关键设备及关键岗位处设醒目的标识注明。

4.2.6定期对整个车间的设施、设备按照产品安全防护的目的进行评估检查。

4.2.7每月对卫生间、维修间、更衣柜以及储藏室进行检查,发现可疑包裹或物品应立即清出,并查明物品**后进行处理。

4.2.8通排风和空调系统按照隔离污染物的方式建立,全部走管道,管道定期检修。

4.2.9工厂的布局/设计图纸在相关执法机构备案,若有改动及时更新。

4.3 加工安全。

4.3.1按照加工工艺流程分区域进行加工管理,不同区域要有明显的标示牌。

4.3.2辅料库、包材库、罐区,安装摄像头持续监控;货架及容器要清洁卫生,加贴标识。

4.3.3原辅材料、包装物料等定期检查审核,领用建立其台帐;对标识和包装物料的管理实行严格管理;原辅材料、包装物料摆放合理,按仓库管理规程要求离墙离地存放。

4.3.4所有人进入车间必须经过更衣、洗手、干手、消毒、风淋程序;进入rvf鲜包间需二次更衣消毒。

4.3.5发酵及分离过程都在密闭的罐内和管道中进行,能保证加工安全;保证过程所有产品都经过x-光机检测,包装材料都用臭氧杀菌后使用,鲜包间未经授权禁止入内,产品经过预冷隧道保证产品温度在0-4℃,保证产品安全质量。

4.3.6对已经包装的产品要严格检查,防止包装损坏产品进入成品库。

4.4 储藏安全。

4.4.1进入到原料储存库、成品库以及包材库的人员为经过许可的,许可权限仅限于运营经理。严格控制储藏区域人员的走动,各储存区域有专人负责严格管理,非本区域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出。

4.4.2原料储存库、成品库以及包材库的出入库记录应保存至产品有效期为两年。各储存区域建立详细有效的出入库管理台帐,特别是要记录货物数量、领用人员签字等内容,定期盘点。

4.4.3对原料储存库、成品库以及包材库及其设施设备定期的检查维护。

每月对储存区域进行检查审核,主要内容包括:场所设备清洁卫生、货物存放分类分架、加贴标识存放。存储区域的窗户已封闭,储存库的门单门进出,不会有人为可疑接触货物的可能性。

4.4.4进入化学品储存区域的人员应是经许可人员。要对入库货物认真验证有关证明,建立入库台帐。对出入库化学品按照《危险品化学管理制度》进行。

4.5运输安全。

运输安全所涉及的内容包括:

4.5.1拖车、集装箱等,应有暂时封口管理:

拖车、集装箱等运输工具在厂区内要有一定措施的封闭式管理,此类车辆进入厂区后只允许停在卸货平台周围,车辆上下货均由本公司仓库管理员监督叉车进行操作,禁止不明身份的人接近。

4.5.2拖车、集装箱等运输工具运输原料及其他加工使用原料时,在装货卸货过程中应被严密监控。

4.5.3收发货时由仓库管理人员核查货物的数量、品种、标签标识等应与有关单据、证明材料等货物运输文件一致。

4.5.4负责监装监卸的人员应监督搬运人员按照货物特性文明装卸。

4.5.5仓库管理人员在装货卸货时应监控可疑物质,对不明原因多出来的货物或可疑货物应查明原因。

4.5.6货物运送到工厂时要求**商的提前通知,预约到货时间。

4.5.7每次进出货前需检查货物运输文件是否有改动的痕迹,若有需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

4.5.8出入厂区的非计划的运输需经过公司物流部或相关负责人的确认。

4.5.9非正常工作时间的到货发货安排由相应进行的仓库管理人员审核、记录。

4.5.10对客户退运产品按照《退货程序》,需经品控部监督抽样复检确认后方可接受。

4.6人员安全。

潜在的内部和外部威胁的例子。

人员安全所涉及的内容如下:

4.6.1对可进入敏感区域工作人员是否进行仔细的背景调查,敏感区域主要与原辅料、半成品及成品密切接触及容易发生大范围人为破坏的区域,如原料区,包装区域等。

敏感区操作人员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核评估。

食品安全防护计划

1 目的。为了将对公司产品可能遭受到的恶意 蓄意的污染或破坏的危险以及恐怖活动等等事件降低到最小或最低程度,提高公司食品安全应对整体能力,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围绕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的物流链所涉及到的人员管理 工厂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3 术语及定义。原料 本程序所指原料...

食品安全防护计划

1 目的。为了将对公司产品可能遭受到的恶意 蓄意的污染或破坏的危险以及恐怖活动等等事件降低到最小或最低程度,提高公司食品安全应对整体能力,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围绕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的物流链所涉及到的人员管理 工厂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3 术语及定义。原料 本程序所指原料...

食品安全防护计划

目的 为确保食品生产和 过程的安全,通过进行食品防护评估 实施食品防护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食品受到生物 化学 物理等因素故意污染或蓄意破坏的风险。适用范围 食品防护计划的建立 实施和改进。职责 仓库负责食品生产用原料及产品储存的防护 货运部负责运输过程中产品的防护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的防护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