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南教育学问答题

发布 2020-05-03 01:17:28 阅读 4803

重点的教育(①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②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五章。1.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2受教育权(最主要的权利)。

2.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职业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3示范者;4管理者;5朋友;6研究者。

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惟方式和方**。(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良好的教育能力;3一定的研究能力。

5.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一)教学上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人格上民主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三)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1.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

2.课程目标的依据: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

3.教科书的作用:1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活动。

4.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课程表(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四特性:

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三因素: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第七章。1.教学的意义:1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1认识的间接性;2交往性;3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4.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1教师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力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5.教学过程的结构: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6.教学原则及运用:(一)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1调动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三)巩固性原则。(四)循序渐进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注重联系实际;2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与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8.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2谈话法(复习谈话、启发谈话);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

第八章。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1备课;2上课;3作业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2.备课内容包括:1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参考书);2了解学生;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3.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4.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5.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道尔顿制。

6.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4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7.教学策略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8.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综合型。

第九章。1.德育的意义: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2.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1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3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3.学校德育的内容: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

4.德育过程的结构: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近代教育的特点?(近代教育变化表现在)p7

近代教育有如下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20世纪后教育的特点)p8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p20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21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6、生产力是如何决定教育的?p23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7、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24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人力资本理论。

8、信息技术对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的改变?p29

(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2)教育形式个别化。

(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4)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9、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征?p33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10、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对教育的启示)j/lp43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循序渐进;(皮亚杰、科尔伯格)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关注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1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p48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2、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教育目的的作用)p59

(1)导向作用。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激励作用。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019教育学问答题

1教育学简答题及论述题。一 简答题。1.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1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2 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森严的等级性。3 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4 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和死...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1.解释壬子葵丑学制。答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 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葵丑学制。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还缩短了3年普通教育。壬子葵...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1.教材。答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他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2.校本课程。答 即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