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学年七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1课远古居民课p2-5
本单元重点:元某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人农耕文化,黄帝和禹。)
1、元谋人(170万年前) 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 ,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山洞会使用天然火,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p3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3、山顶洞人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会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我国的远古居民过着群居生活(p3竖字《韩非子》语),他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其中山顶洞人的生活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p7-9
1、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房子干栏式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即大米),是世界上最早的。
2、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我国黄河流域,房子半地穴式,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 (即小米)世界最早, 副食有鱼肉蔬菜(也是世界最早的)等。
注意:p8和p9页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生活的房屋复原图。由于地理环境不同,造成农耕文明的不同。
第3课华夏之祖——炎帝、黄帝 p12--15
1、 华夏族:( 汉族的前身)由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而成。
2、人文初祖是黄帝 。(p13 竖字孙中山语“轩辕”指黄帝)
3、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禅让制 。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比较民主的选举方式。
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 p20-24
单元重点:夏朝禅让制、西周分封制、春秋霸主和战国七雄,商鞅变法)
1、夏朝(约前2023年建立者禹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
—标志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 奴隶社会开始。
2、禹死后, 启继承父位。从此,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
禅让制从尧、舜、禹时开始,到禹的儿子(启)时结束。世袭制沿用到清朝末年。
世袭制从启开始。意思:帝王世代沿袭,就如封建帝王立太子,传位给子孙后代。
3、商朝著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 ——目前世界发现最大的青铜器。(第5课p26 图。
4、西周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从而产生诸侯。
第五课(略)
第6课春秋战国 p30-34
1、西周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齐桓公 。
3、春秋时期著名战役城濮(pú)之战,从此, 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成语:退避三舍)
齐桓公、晋文公两人都是通过改革使国家富强并称霸。
4、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和长平之战_——此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进攻。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p36-39
1、铁农具和牛耕,都是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战国时扩大。其中,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由秦国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注意:
和如今的长江三峡工程一样都位于长江流域。)
都江堰值得纪念的地方:①他巧妙的设计最值得我们纪念。防洪、灌溉并举,消除了水患,灌溉了农田,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②他“绿色环保”的治水特点最值得我们纪念。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③他治水的经验最值得我们纪念。
形成了一套科学治水和管水方法,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④他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值得我们纪念。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反映了利用自然、改造成自然的雄伟气魄,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任答一点即可)
3、商鞅变法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p38竖字商鞅语“变国不法古,治世不一道”)
变法的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注:县制的建立,始于战国。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变法的作用(影响):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启示或想法:商鞅虽遭车裂而死,但秦国通过其变法改革,逐渐成不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统一了全国。历史告诉我们:
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第三单元第10课 “秦王扫六合”p56-59
单元重点:秦统一六国,秦始皇,陈胜吴广起义,张骞开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秦朝(公元前 221年皇赢政)——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p56 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秦长城西起临姚 ,东到辽东 ,用来抵御匈奴 (即长城的作用)。
评价: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长城的坚固雄伟,绵延数千里,正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充满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文化上:统一文字。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3)思想上:焚书坑儒。
4)军事上:修筑长城。
5)开疆扩土:开发南疆,修灵渠。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p62-64
1、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p46《史记》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相关成语:约法三章)
3、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是巨鹿之战 。(相关成语—破釜沉舟)
4、秦灭亡的主要原因:秦朝的**。
**的主要表现(1)繁重的赋税(2)沉重的徭役(3)残酷的刑法(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5、评价秦始皇:是功大于过,是过大于功?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
功:(1)统一六国,结束自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混战局面。
(2)建立一套封建**主义的**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
(3)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4)北击匈奴,南征北越,开疆扩土,开凿灵渠,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
过:(1)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2)残酷的统治(参考第4点的**表现)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p67-69
1、西汉(前202年汉高祖刘邦)
2、文景之治p67-68 (西汉的第一个盛世)
3、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从而削弱了王国的势力)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第13课 (略)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p77-80
1、秦汉之际, 匈奴族的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2、汉、匈和战表现。
战:汉武帝时开始反击匈奴,并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
经过这场战役,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和:汉初的和亲及昭君出塞 (汉元帝时出嫁给匈奴的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的作用: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结合课文p77导言董必武诗和p80的竖字及动脑筋)
第15课汉通西域和西绸之路 p82-84
1、西域: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
2、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张骞通西域: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传入中原。
4、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开通)
路线: 长安 (起点)→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西域(今新疆等地)→西亚→
欧洲的大秦 (最远终点)
5、丝绸之路的开辟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今天的价值和作用: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西部的开发也有重要的意义。
今天如何开发利用古丝绸之路,有何建议:
建议: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视丝绸之路沿线文物古迹保护和旅游景点开发的相结合;保护西部的环境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等等。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夏朝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传位给启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 变成 家天下 定都阳城。商朝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盘庚迁殷。西周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牧野大战 定都镐 镐京 青铜文明 商朝。代表 司母戊鼎 大 四羊方尊 奇特 三星堆文化 用途 祭祀。西周的分封制。目的 巩固统治。内容 ...
七年级 上 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1.各知识点梳理 我的家在 构成社区的要素 相对固定的区域 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 某些共同的看法 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p6 地图的三要素 p7 8 a.方向 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一般定向法 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一 知识线索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本部分主要讲述了我国人类起源到原始社会结束的历史,重点介绍了我国人类的起源 原始农耕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初步形成。祖国大地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是从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开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