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请按顺序把1-20题的答案填到下面方框类。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2.在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 )的部落联盟首领。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3. 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晚500年 b.早2023年 c.早500年 d.晚2023年
4.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不包括( )
a 石器 b 木棒 c 火把 d 弓箭。
5、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6.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 ② 山顶洞人 ③ 河姆渡人 ④ 半坡人。
abcd ③④
7、被人们尊称为神农氏的是:(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
8、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c.可烧炭火的青铜器d.三星堆青铜立人象。
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10.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1.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是在( )
a.汉高祖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2.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通常会看你的脸色、听听声音、问你的病情、按你的脉搏。由此我们会联想到(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13、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14.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5.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
16.两汉时期,为促进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是( )
卫温 ②甘英 ③张骞 ④王昭君 ⑤班超 ⑥文成公主。
a、②③b、①②cd、④⑥
17.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少数民族境内的美好风光。
a、羌族 b、羯族 c、匈奴 d、鲜卑族。
1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反映了( )
a、南朝统治者大力抑制佛教 b、南朝统治者极力宣扬佛教。
c、南方气候润湿,雨水较多 d、南朝统治者剥削人民群众。
20、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写的一部不朽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是( )
a、《春秋》 b、《汉书》 c、《资治通鉴》 d、《史记》
二、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21.战国时期,秦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202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它的复制品已在2023年被联合国永久收藏,复制品被命名为“中华世纪鼎”。
22.秦汉时期,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两个皇帝分别是和。
23.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被后世称为“书圣”的是。
24.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25. 南朝中最后一个朝代是。
26. 北魏的郦道元所写的地理学专著是。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27.中国境内至少在170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
28.曹操是三国人。(
29.春秋五霸最先称霸的是楚庄王。 (
30.分封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郡县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3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
四、材料题
3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15分)
材料一:材料二: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请回答:(1)“书籍被烧”指的是什么事?主使者是谁?(5分)
2)秦始皇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行动?“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5分)
3)你如何看待这件事?(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哪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5分)
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你还能举出与此战役特点相似的战役?
举出两个的例子)。(5分)
五、各抒己见(34题7分,35题8分;共计15分)
34.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法、道三家的思想主张有什么不同?根据你对三种思想的看法,就学生拉帮结派现象如何遏制问题给学校政教处写一份建议书。
35.对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怎样看?(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段素丽。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了今后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七年级历史试题和试卷进行以下分析 一 试题分析 1 总体分析 本次考试,历史试题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材料分析题,总的说来,本次考试历史试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试题难易适度,面向全体学生既有对历史基础...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一 试卷总体结构 特点及问题分析。本次试题题量不大,题型灵活多样,并茂,命题注重从三维目标考查学生 即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考查 技能方法的考查 基础知识的考查。本次试题共有两个大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总分50分,都在复习题范围,学生答起来较得心应手,相对失分较少,人均...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年度第二学期 杨善根。一 试卷分析。试卷结构 本次历史科目考试时间分钟,历史科满分分。卷面分为五大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有小题,每小题分,共分。二 组合列举题 小题,每题分,共分。三 辨析改错 小题,每题分,共分。四 材料分析题 小题,共分。五 活动与 小题,共分。试卷特点 综合性。第二次月考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