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发布 2020-04-02 16:07:28 阅读 92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法、学法]应用多**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唐朝对外交往相关多**、**。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

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

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3)讲授新课:

1、形象导入:可利用教材导入框提供的玄奘在天竺国受最高礼遇的故事,引入新课。或用本课讲述的鉴真六次东渡的感人故事,引入本课,提出“鉴真为什么第六次才东渡成功”“鉴真不避风险,跨海赴日,说明了什么”一系列小问题,引入到本课的主题上。

一、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二、唐和新罗的外交关系: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以新罗人最多。

三、唐朝与日本的关系:日本留学生里,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

使用多****相关资料)

四、唐朝和古代阅读的关系:

1、贞观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的重要典籍。

2、造纸术传入天竺。

五、与波斯、大食的关系:唐长安城里的外国人,以波斯人为多。

本课的“玄奘西天取经”和“鉴真东渡”,学生早有耳闻,教师可让他们先讲自己知道的故事。然后教师讲述时,重点让学生注意传说故事和历史真相的区别之处。学生对《西游记》描述的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印象较深,教师也可要求学生找出玄奘西游和《西游记》的描述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4)利用多**课件进行小结。

5)练习:找一找,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6)作业:阅读对比:如果有兴趣,可阅读《西游记》的任何一回。想一想书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相同与不同?

附板书设计:

一、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二、唐和新罗的外交关系:

三、唐朝与日本的关系: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

四、唐朝和古代阅读的关系:

1、贞观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2、造纸术传入天竺。

五、与波斯、大食的关系:

唐长安城里的外国人,以波斯人为多。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6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课前准备:1.将本节课的学习流程表分发到每个学生手里,并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重点自主学习。

2.布置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分小组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如《玄奘西行路线图》,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培养他们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条件可以自编剧本,再现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场景。应包括东渡背景、过程和影响。

体味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艰难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一、 导入新课:

一)、唐朝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要及时作出反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总结概括。

1.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可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角。

度分析)。2.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唐朝是当时东西方的经济文。

化交流的中心,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3.唐朝开放的政策(体现在选官制度,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

4.一些杰出人物在中外交流方面作出贡献。

小结本知识点:简单回顾本课内容,说明交流的重要性,认识到今天的。

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的决策。

二、讲授新课:

首先,调动课堂气氛——多****《西游记》1片尾曲,通过耳熟能详的旋律和影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然后提问:《西游记》是以唐朝哪位高僧到西天取经为原型而创作的**?

这位高僧为什么要去取经?到什么地方取经?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进入学习状态。

(过渡句:这种繁荣使唐朝拥有一种向心力,吸引世界各国前来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而其中最典型的国家就是日本。)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中日友好往来。

1.遣唐使来华。

对于遣唐使这一概念教师应先讲清楚。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室(即官方)派遣到唐朝的使节。学生在对这一概念有初步理解之后,多**展示遣唐使离开日本来华的相关**及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次数、代表人物、作用。通过学生自主阅读,从中提。

取有效历史信息,解决相关问题。就代表人物来说,可简单介绍阿倍仲麻吕,取汉名晁衡,考中进士(引导学生回顾科举制的简单发展历程,指导学生活用历史。),通过李白《哭晁衡》诗,认识其与李白等关系要好,体现中日友好交往。

过渡句:唐朝时除了遣唐使在**委派下来学习唐朝的先进经济文化外,同时也有许多中国人不远万里,东渡日本“舍己为人传道义”,而鉴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2.鉴真东渡。

多**展示鉴真塑像及相关生平简介,使学生对鉴真有一个初步印象。通过课前准备,按顺序表演话剧鉴真东渡。其内容应包括背景:

日本大化改新后,不少民众为了躲避赋税而出家为僧,这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于是日本决定效仿唐朝受戒制度,但当时日本无受戒名僧,最终找到了大明寺鉴真;鉴真欣然前往,六次东渡,历经艰险乃至第五次双目失明,都未曾动摇他“是为法事”的决心。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鉴真受到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在讨论过程中适时灌输“论从史出”的历史观,让学生初步理解任何历史理论的得出必须以历史史实作为依托。

讨论结束后,指导学生齐读郭沫若咏鉴真诗,并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提问:舍己为人传道义中“道义”指什么?如同学回答出是鉴真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的贡献(传播中国文化,讲授佛学理论),则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9-30概括鉴真除佛学理论外还传播了哪些中国文化?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鉴真在医药学、文学、绘画、特别是技艺、习俗等许多方面对日本都有重大影响,成为日本‘天平文化’的重要内容。

1.主持了唐招提寺的建筑、雕塑,直接传播了中国建筑和雕塑艺术的精华,如鉴真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尤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2.他和**带去的大量书籍文物和许多药方,帮日本人辨别了许多药物,日本药商界奉他为始祖;3.

他亲自带去的书法作品五十余帖,为日本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借鉴。)

三)、玄奘西行—中印文化交流。

教师应首先纠正学生易产生的两个误区:

关于哪位高僧前往西天取经?学生可能回答是唐僧。教师在这里就应该给学生讲明泛指和特指的区别。唐僧广义泛指唐朝时期出家的男性佛教徒,而在《西游记》中唐僧特指玄奘。

关于《西游记》和玄奘西行的关系,学生容易用文学虚构来代替历史。教师应指导学生使其认识到:《西游记》不是史学著作,而是吴承恩以玄奘西行为题材创作出的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

第一组同学在投影仪上展示课前绘制的《玄奘西行路线图》。通过地图上显示的地名,指导学生利用地图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如教师可以。

提问:玄奘从什么地方出发到什么地方取经?

1.路线:长安—天竺—长安。

关于天竺,教师可以指出这是印度的古称,并且回忆是佛教的发源地。然后可以请同学回顾佛教是在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东汉初年)由此体现新旧知识的链接。

2.玄奘西行的时间:唐朝贞观初年629年(学生回忆贞观是谁的年号?)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佛教已传入我国,但玄奘为什么还要西行天竺呢?阅读p31小字补充材料内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在学生的分析下然后教师总结。

3.原因:佛经卷本太少和译文错漏太多(激发玄奘历经千心万苦前往天竺即佛教发源地求取佛经,顺理成章得出西行的目的就是求取佛。

经。这体现了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魄力。)

教师再指导学生看着路线图上高低不平的沙漠、高山,想象恶劣的自然环境,可以想见玄奘西行的重重困难,但玄奘并没有因此退缩,历经16年而且学成后又回到了长安。(教师可以在此进**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在现实学习生活中不畏艰难、刻苦努力的精神。)

4.影响:(教师提问:玄奘西行为中国和哪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对玄奘的评价,应指导学生不能因个人好恶而作出失之偏颇的评价,而要适时灌输“论从史出”,不一定提出这一概念,而应有个潜移默化的培养。)

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他写成历史文献《大唐西域记》, 记载西域、印度、锡兰等138个国家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110国,传闻者28国。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上,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都有极**值,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思维拓展:中国与印度在其他领域中的交往还有那些?如唐朝瓷器、造纸技术传入印度,印度熬糖技术传入中国等。

思维提升及过渡:玄奘西行反映出中国人学习世界优秀文化的品质,正因如此,唐朝文化才得到不断的发展、繁荣。

三、 小结。(运用多**课件进行知识总结。)

四、布置课堂巩固练习(或作业)。

板书设计:唐朝对外文化交流。

天竺等(西线)—唐朝 (东线)日本、(新罗)

玄奘西行(求取佛经) 鉴真东渡(传法)

陆路海路。历史教案。

课程标准】:

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掌握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等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隋唐时期我国同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及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2、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一)基础识记:

1、唐与日本的往来:

1)遣唐使:阅读课本29页第一段大字,了解日本遣唐使来华的概况。(次数、规模)

2)概括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3)鉴真东渡: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最有影响的是(),唐玄宗时,他应邀东渡日本,第()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做出了哪些贡献?

2、唐与新罗的关系:

1)**往来的概况:

2)唐与新罗往来的影响。

3、玄奘西游:

1)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

2)了解玄奘西游的概况。

3)玄奘回到长安,把他的亲身见闻写成()。这部书有什么价值?

二)合作**,交流展示:

1、请说出唐朝时期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个历史人物,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2、结合前几课对唐朝历史的学习,阅读课本28页最后一段,概括隋唐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唐朝国力强盛,海陆交通发达,**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促进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不断向外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唐朝也以开阔的胸襟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先进内容,如阿拉伯的医药学,天主的熬糖法、西域的**和舞蹈等,为我所用,不断创新。

对于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的当今中国,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知识构建】学情巩固】

1.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唐代高僧是()。

a.玄奘b.戒贤c.鉴真d.戒日王。

2.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3.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和尚b.玄奘c.阿倍仲麻吕d.崔致远。

4..“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a.新罗b.天竺c.波斯d.日本。

5、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西游记》d《大唐西域记》

6、“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7、唐朝时,我国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

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②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 隋朝的建立 统一和灭亡。1 隋的建立 581年,杨坚 隋文帝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 隋的统一 时间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 长期的 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 经过南北朝的民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具体操作 根据预设问题,自主学习本课,找出问题答案,同学交流。三 合作 1.表演 玄宗走马任姚崇 玄宗考核地方县令 玄宗烧毁珠玉锦绣 课本剧,再由小组归纳总结。唐玄宗前期和唐太宗相比,有哪些相同点?设计意图 比较归纳法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此版块通过学生表演,切身体验唐玄宗 开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1 隋朝建立于年,建立者 他就是 定都 隋朝灭亡于年,在位皇帝是 2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南北统一。3 隋朝隋文帝时在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 布匹可以 年的开销。4 隋朝大运河是帝在位时从年起开通的,以 为中心,北达南至 全长多公里。修建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