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为什么如此评价武则天的统治呢?
1.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隋文帝采取的统治措施; 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加强**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1、结束了长期**的局面,2、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开创了国家再度统一的新局面。
3、唐玄宗在位采取的措施、结果。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4、科举制创立的背景、特点、过程和影响。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
特点: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过程:1.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2.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影响:1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束缚了人们思想,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5、宋金议和的内容和影响。
内容:1、南宋向金称臣2、并给金岁币,3、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影响:1、确立了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客观上获得较长的和平局面2、给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6、宋夏议和的内容和影响。
内容: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1、边境保持和平局面2、给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7、宋代粮食作物发展的表现。
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8、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2、要重视科技进步。
3、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9、最早纸币的名称?写出北宋纸币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与金属货币相比具有的优点。
交子背景: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货币交易量增大,金属货币携带不便。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优点:方便携带,成本低。
10、安史之乱的背景和影响。
背景:a.朝政腐败。
b.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c.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影响: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3、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1、讨论: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统一全国,结束了**局面。
2、设立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加强对**和琉球的管辖。
4、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回族形成。
12、在各州府设置通判目的: 分知州的权力。
13、在地方设置转运使目的: 把地方赋税收归**。
14、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
15、贞观年间,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东北、西北、西南等地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
16、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和影响。
表现:1.文臣统兵,武将受限。
2.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
影响:1.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军队战斗力减弱,**办事效率下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期中复习要点。1 隋朝建立和统一518年,杨建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建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 实现全国统一。2 隋朝大运河为了巩固统治,隋炀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补充
1 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郭沫若为什么如此评价武则天的统治呢?2 隋文帝采取的统治措施 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3 唐玄宗在位采取的措施 结果。4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过程和影响。5 宋金议和的内容和影响。6 宋夏议和的内容和影响。7 宋代粮食作物发展的表现。8 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 隋朝的建立 统一和灭亡。1 隋的建立 581年,杨坚 隋文帝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 隋的统一 时间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 长期的 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 经过南北朝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