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月考试卷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发布 2020-04-01 22:40:28 阅读 5893

)3、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酸甜苦辣鸡毛蒜皮谈笑风生咬文嚼字吃苦耐劳。

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2分)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a心里想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真的是鹤了b心里想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有是成千,有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真的是鹤了c心里想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的都是鹤了d心里想到了,那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的便真的是鹤了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他的家乡是黑龙江省青冈县人。b弟弟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

c这样就达到了避免产生阻力。d全班同学都做出了这道数学题。6、能与“对爱好足球的学生,过分的职责批评是否必要呢?

还要不要他们学好语、数、外等基本科目呢?“衔接的一句是()(2分)a只要认真想一想,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b为了使学生有良好的素质,我们应该作出肯定地回答。c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d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反映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究竟有没有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7、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是()(2分)a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b这景色还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图。c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d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8、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6分)(1)换用号:(2)增补号:

(3)删除号:(4)复原号:(5)调位号:

(6)留空号:小明晚上学习到九点。感到有些劳累,正好电视台正在转播世乒赛绝赛实况。

他钢打开电视,妈妈就走过来,愤怒生气地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还看电视!

”小明回答:“妈,你嚷什么!学习要讲究效率,你懂不懂?

我学习累了,想看看电视松驰一下。

再说运动员的拼博精神对我难道不是一种鼓舞吗?你说对吧!二、阅读理解(42分)(一)(15分)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鞭数十,驱之别院。9、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朝作家,主要作品有2分)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于土墙凹凸处()(2)以丛草为林()(3)以土砾凸者为邱()(4)方出神()(5)凹者为壑()(6)鞭数十()11、诵读选文,分别概括两段所记之趣。(2分)(1之趣(2之趣12、选文中共有两个成语,请找出并分别造句。

(3分)(1)

2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14、根据第二段划线句子的大意,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像,写一段情趣盎然的文字。(3分)(二)《刻舟求剑》(8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5、《刻舟求剑》选自(),作者(),战国末秦人。(1分)16、与“而剑不行”的“而”用法相同的是()(2分)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而忘操之c、拔山倒树而来17、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这句话的意思是(3分)18、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2分)(三)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9分)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③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④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

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⑥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⑦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⑧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⑨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

⑩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⑾这并不是危言耸听。⑿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⒀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19、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2分)①裨益:

②潜移默化:20、本段文字共13句话,简要地阐述了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其中___句阐述文学的特征句阐述文学的内涵句阐述文学的功能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2分)21、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看看本段中哪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句。

(2分)。22、谈谈读这段文字后,你受到的触动或萌发的感想。(3分)。

往事依依(10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于漪《往事依依》)23、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分)24、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

(3分)国文老师朗读课文时的特点学生们的感受对“我”产生的主要影响教古文的老师代课老师25、仅根据上文内容,试简要归纳出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3分)26、联系实际,敞开心扉,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简要说说他的教课特点。三.作文(30分)27、伟大的人物总是把书本提到极为重要的地位。

科学家牛顿曾把书比作“巨人的肩膀”,并说他的许多成就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到的。文学家高尔基也把他知道的一切都归于书,他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文化科学日益繁荣的过程中,在丰富人们知识的过程中,确实起着巨大的作用。

就一个人而言,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书作伴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没有书籍相陪的生活是乏味的生活。”在与书相伴的日子里,你走过了十几载的风雨,可曾有过一些不经意的感动?

请以“开卷有益”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的作文,谈谈你对书的理解,说说你与书的故事。

七年语文月考试题

七年语文 下 第二次月考试卷 1 4 姓名 班级 座号 分数。一 基础题 22分 1 诗词默写。10分 1 逢入京使 一诗中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句子是 2上有黄鹂深树鸣野渡无人舟自横。3 木兰诗 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4 默写杜甫的 江南逢李龟年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1...

七年语文月考试题

2010 2011 学年度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 积累与运用 共 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脑髓 祈祷 炽痛 亘古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菜畦渲闹臃肿人声鼎沸 b.懊诲书塾嫉妒来势凶凶 c 斑斓崎岖屏嶂九曲连环 d.澎湃深邃彷徨慷慨淋漓。3 仿写句子。2分 每个人都渴...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一 积累和运用 1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树杈 ch 脸颊 ji 羚羊 l ng 意见分歧 q b 不禁 j n 撒谎 s 沉寂 j 絮絮叨叨 d o c 憔悴 cu 匿笑 n 祷告 d o 侍弄花草 sh d 蹲下 z n 霎时 ch 攥着 zu n 尊君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