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韦志春2009.2
一、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二、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学习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1、教改设想:
在教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2、教研专题:
小学语言积累训练的探索。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第一单元(第1课至练习1)
第4~5周:第二单元(第4课至练习2)
第6~7周:第三单元(第8课至练习3)
第8~9周:第四单元(第12课至练习4)
第10~11周:①期中复习。
第12~13周:第五单元(第16课至练习5)
第14~15周:第六单元(第19课至练习6)
第16~17周:第七单元(第23课至练习7)
第18~21周:①期终系统复习。
毕业测试。六年级习作教学计划。
一、学生习作基础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几年的习作训练,部分学生能写较通顺的语句,字数能达到要求,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较少部分学生能用一定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但是内容平淡不新颖,不生动,不能打动人,没。
有独创性。错别字现象较严重,个别学生的字数达不到要求,习作时写自己想的话较少,缺乏想像能力。
二、习作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2、继续训练学生观察、想像的能力。
3、通过多实践,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习作训练措施及教改打算:
训练措施。没有严格的训练,就很难做好事情,本学期将从实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习作,采用看图讲图意、课堂讲解指导、提供习作情境、表演内容后练笔及实践活动等形式措施,开放学生眼界,让学生学得轻松。
教改打算。注重方法的指导,按要求训练。
教给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于习作的作用。
指导学生参加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用参观、外出旅游等形式,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借助电教手段或图画,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以便养成观察的习惯。
规范训练学生习作时的内容。
严格抓好每一个环节,从字、词等基础下手。
四、辅助活动安排:
1、回忆寒假生活。
2、学习好古诗《村居》,让学生改写《村居》。
3、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
4、参观一个地方,指导观察方法。
5、学生准备几张反映个性的**。
五、习作教学进度:
第一周:写一段话,用上几个成语。
第二周: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第三周:漫话寒假生活。
第四周:改写《宿新市徐公店》。
第五周: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第六周:改写《村居》。
第七周:观察马路上来往的行人或车辆,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第八周:读《真情的回报》有感。
第九周:看图写话。
第十周: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第十二周:现场目击报告。
第十三周:“我写我”练习。
第十四周:学采访。
第十五周: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第十六周:畅想未来。
第十七周:参观记或旅游记。
第十八周:毕业赠言。第十九周:以《话别——写给××》为题写习作。
六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四 教学目标 一 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 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二 阅读教学。1 精读课文的教学。1 指导朗读 默读。...
六年级下册科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三台中心完小郭祖寿。一 课标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 热情 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 体验科学 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形成尊重事实...
六年级下册科学计划
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简单机械 自然资源 浩瀚的宇宙 插上科学的翅膀等四大板块内容。一 教学简析。学情分析。六年级班共有学生49人,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认真听讲 严肃实验纪律及客观分析 认真讨论 充分理解的学习态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