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二十年后回故乡》
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是本级思乡主题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美好感情。
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他们的想象有可能稚嫩、情感就显得肤浅。唯有用情感去点燃习作的兴趣,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
习作要求:1. 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描绘二十年后美丽的家乡。
2.引导学生把从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掌握的表达对人、事、景、物感情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
曾在北方参军的我是深有体会的。虽然离开家乡才两年,但家乡的变化已让我感到惊喜、自豪。同学们,也许你们以后也会离开自己的家乡。
假如20年后,你重新回到家乡,你会是什么样子?家乡又是什么样子?我们和周围的一切又会怎么样呢?
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今天,我们就用我们的笔,来描绘《二十年后回故乡》(板书)
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
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
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1)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
2)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
3)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依依惜别。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教师巡视 ,提示用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五、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六、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启发。
作文批改记录。
1、 想象别出心裁,突出了高科技。
2、 提到了家乡环境的改变,想象丰富,合情合理。
3、 抓住二十年后的环境、科技和母校写出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想象再大胆新奇些会更富感染力。
4、 写了二十年后回故乡感受到家乡的巨变,但有一点却没变,那就是浓浓的乡情!注意了环境、人物语言的描写,富有真情实感。但有好多地方还需小作者进一步去斟酌,去修改!
相信修改后的习作更精彩!
四年级第二单元习作
写作内容学会写观察日记写作目的 1 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2 可以选几则自己满意的日记,认真进行修改加工,成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 观察日记 则 3 要注意日记的格式。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教学过程 优秀斐。斐。一 导入新课。通过这...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评改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要真实,要有自己的想法。2 写出的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教学重难点 文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层次清楚,内容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小品表演,激情导入 1.小品表演 一名学生边唱 最近比较烦 边上场。大家好,我是光明小学四...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第二单元赞美一样事物。习作要求 写一篇文章,赞美一样事物,要求有顺序地 一点一点地把要赞美的那。个事物写清楚,同时要求写清楚为什么要赞美那个事物。即要写清楚赞美那。个事物哪些方面我为什么要赞美它。习作指导 要写好赞美一样事物的作文,首要一点,就是要对所赞美的事物非常熟。悉,有深刻的印象,而且对那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