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诗词鉴赏

发布 2020-03-13 00:56:28 阅读 5613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乍一见、远望泰山惊叹和仰慕/泰山之高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望,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想像,情景理交融的哲理句。

认识诗人]杜甫,字子美,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大多反映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史,故被誉为“诗史”,杜甫本人被誉为“诗圣”。

了解背景]杜甫24岁作《望岳》,那时的他刚开始过一种“裘马轻扬”的漫游生活。此诗写于此时,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本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全诗精释]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乍一见泰山高兴的不知如何形容的惊叹和仰慕之情)

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凝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诗中言志]本诗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名句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作者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炼词炼字]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大自然的情有独钟更能生动形象地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意思是分割、判割,用在这里,确是“奇险”,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诗句拓展]

运用拟人修辞——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高——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会当”异曲同工)

哲理——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热爱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杜甫: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春望[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所见、写景抒情表达忧国伤时之情,春城败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拟人、移情于物以乐景写悲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细节描写;“白发”愁所致:忧国;伤时;思亲思亲忧国。

了解背景]安史叛军攻下长安。杜甫把家小安顿在羌村,返京途中被叛军俘虏,带到长安,其间写下《春望》一诗。

全诗精释]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烽火遍地,家信不至,眼前一片破败,远方家人堪忧,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乎插不住头簪。

诗中言志]本诗表现了作者爱国忧国、眷念家人的情怀。

炼词炼字]“国破山河在,城春早木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作者寄情于物,春城败象似在眼前,作者悲叹似在耳边。

诗句拓展]

爱国忧国——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移情于物——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思亲——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归园田居 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久别田园,农艺荒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农事辛苦,心灵满足。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主旨句。

认识诗人] 陶渊明,东晋杰出诗人,又名陶潜。曾做过几年小官,因厌恶官场污浊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他被称作“田园诗人”。

了解背景] 本诗写于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第二年。

全诗精释]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茂盛,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晚上披星戴月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诗中言志]写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名句赏析]“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称道。这一句的妙处在于,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炼词炼字]“愿”的内涵: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官场中失去自我。

诗句拓展]田园生活(劳动)——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白居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高洁的志愿——陶渊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使至塞上。唐] 王维。

单车欲向边,属国过居延。——出塞的情形与目的。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比喻,写出内心的激愤抑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奇特壮美风光“千古壮观”的名句。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认识诗人]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了解背景]河西节度使战胜吐番,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命出使塞上,慰问将士,这实际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赴边途中作此诗。

全诗精释]轻车简从,将去宣慰戍边的将士,我作为使臣经过居延。自己恰似那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处临边塞,又像那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边疆沙漠,浩瀚无边,一柱狼烟直上青天,横卧如带的黄河边,一轮落日苍凉浑圆。

到了边塞,恰遇侦查骑兵,侦察兵告诉我,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中言志]本诗写于奉使出塞途中,因其被排挤,诗中前半部分流露出孤寂、激愤、抑郁之情。但写景句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名句赏析] [炼词炼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里的‘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有道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在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壮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远处独起的一股炊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也只有“孤烟”二字方能状其神韵。

“孤烟”之后用一“直”字,使景物一下子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心头。

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直”和“圆”字都用得极为逼真传神。

描绘画面: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远处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云霄。大漠无边,黄河如带,从天边汹涌而来,那一轮圆圆的落日静静地悬挂在天边。

诗句拓展]运用比喻——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王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中有画——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意境雄浑的写景句——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游山西村。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对民风淳朴的赞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田园之景却蕴含哲理。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农村民俗画卷。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

认识诗人]陆游,著名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了解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罢归故里闲居之时,诗人当时心情复杂,苦闷与愤懑交织,对照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使他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全诗精释]不要笑话农家米酒的混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我在山峦间漫步,在溪流间穿行,蜿蜒的山路依稀难认,正在迷茫之际,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处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春社将近,农民们吹吹打打,结对来往,衣着简朴,古风尚存。

盼望今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我要拄着拐杖随时敲门拜访。

诗中言志]本诗记游抒情,展现了一幅农村宁静、欢悦、美好的生活画卷,抒发了作者对淳朴民风、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同时作者受农村生活的启发,从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

名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山泉在曲折的溪流间汩汩穿行,草木茂盛,蜿蜒的山路依稀难认。正在迷茫之际,忽然看到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处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顿觉豁然开朗。

写景中寓含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话题拓展]田园风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八年级下诗词鉴赏

诗词作者字词释义赏析。1 自送别 几时绝 以主人公 一名与爱人分离的女子的口吻来写,直抒其缠绵的相似 真挚的爱情。2 溪又斜,山又遮 想看看情人背影,但是溪流曲折,高山阻隔,情人已远去,无限哀伤。3 人去也 似一声长叹,饱含着离别的伤痛。4 后四句,景中含情,表达了多情的女主人公真切 深切的离愁。1...

八年级上册期末古诗词鉴赏

八上诗词鉴赏专项复习 二 注 本张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40分钟,请注意答题速度。2014广西来宾中考试题 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 归园田居 其三。1 诗中 但使愿无违 的 愿 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2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9分 2010广西百色中考试题 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 使至...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复习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鉴赏 1 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d a 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会面很难。b 颔联写离情别意,直抒了 同是宦游人 的困顿和相互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