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八年级语文假期作业 第十六周

发布 2020-03-12 20:47:28 阅读 5633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汉语的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不同的义项,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所使用的义项。(5分)

(a.本义 b.引申义 c.比喻义)

(1)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

(2)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3)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4)这件事办得很理想。(

5)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2.下面不同类的一项是( )2分)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b.沙漠,是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区。

c.咸水湖,是水中含盐分多的湖。

d.卢沟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子意思表达的一项是( )2分)

a.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这些桥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d.《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4.填空:(8分)

①《苏州园林》的作者是。

②“鱼戏莲叶间”是汉乐府里的诗句。

③《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

④《水经注》是___时期著的地理名著。

⑤马可·波罗是___人,著有介绍。

5.理解下面例句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然后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5分)

例句:父爱如虹,闪耀美丽的光辉;父爱如歌,唱出心中的真情;父爱如雨,滋润干涸的心灵。

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20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2024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6.《中国石拱桥》作者我国著名的专家。在旧中国,他主持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3分)

7.本段的说明对象是其特征是它是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之一,它的特征也就是“中国石拱桥”的特征。(4分)

8.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3分)

①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②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③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9.“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约”“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5分)

10.本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否举一例来说明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5分)

二)课外阅读(24分)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一。20世纪以来,全球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在各种能源中,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主要一次能源。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按2024年各国的产量计算,分别只能开采44年和60年;虽然可采储量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但社会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考虑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油气燃料可供开采的时间不会很长。在化石燃料中,尽管煤炭的蕴藏量最丰富,但燃煤造成的严重污染使其不大可能成为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虽然核聚变反应可提供清洁的能源,在海洋中蕴藏着约42万亿吨核聚变的主要物质氘,但核聚变堆研究的难度很大,估计要到下一世纪后期核聚变电站才有可能实现商品化。

因此,在展望21世纪能源问题的前景时,可能不得不面对油气资源面临枯竭、核聚变发电又未能商品化的一段时期。为保证这一时期内人类有充足的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各种能源无不与之密切相关。事实上,太阳在地球的演化、生物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中,起了无比重大的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的高温核聚变反应释放着功率为3.

8×1026兆瓦的巨大辐射能,其中只有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高层;经过大气层时,约30%被反射,23%被吸收,仅有不到一半的能量8×1016兆瓦到达地球表面。尽管如此,只要能够利用其万分之几,便可满足今日人类的全部需要。

选自2024年4月19日《人民**》,作者徐建中,有删改)

11.本文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4分)

1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2分)

13.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4分)

14.结合选文说出太阳能发电的主要优势。(4分)

15.结合文中两处加点的词语概括说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5分)

16.在你身边,能看到哪些太阳能设备?请展望一下太阳能利用的前景。 (5分)

三)课外阅读。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①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

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②“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碎然绊倒了。

③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4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凌。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5陪伴你的,有刚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啾,充满果汁的空气……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怒放的凌霄,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隐隐颤栗的棘条,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6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矗”和“伊始”,乃富有动感、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

7正像分娩决不重复,“日出”也从不重复。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的最重视的一幅杰作。

8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

9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10“按时看日出”, 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11透过那桔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12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13仔细想想,或许确实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睡眼惺松,满脸疲态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口。

踏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刹,一束极细的腥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地意识到:日出了!但这个闪念并没有打动你,你丝毫不关心它……

14或许还有其它的机会,比如登泰山、游五岳什么的:蹲在人山人海中,蜷在租来的军大衣里,无聊而焦急地看夜光表,熬上一宿。终于,当人群开始骚动,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大幕拉开,期待由久的演出开始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混乱、嘈杂、拥挤不堪中进行的。

越过无数的后脑勺和下巴,你终于看到了。和预期一模一样。你会突然惊醒:

这是早就被设计好了的,美是美,但就是感觉不对劲儿。

15而更多的人。或许连一次都没有!一生中的那个时刻,他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

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那光线永远照不到他们,照不见那身体和灵魂。

16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已先被遗弃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陈”。

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的,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站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17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生命清晨了。

有删改)17.文章以一封信开头,请分析其作用。(4分)

18.第⑤段想象丰富,用词新颖别致,试举一例简要分析。(5分)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0分)

1)“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碎然绊倒了。

初一语文第十六周假期作业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 音汉互写。狭隘 拈轻怕重热忱 麻木不r n 废x坍塌啜泣嶙峋。恍惚惊慌失cu怂恿怅然。蜷伏 惩戒虐待怪d n 不经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微公益,就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b 随着 好奇号 探测器的侦测,火星是个没有生命存在...

初二物理第十六周假期作业

编写 李大林审核 一 填空题。1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

八年级物理第十六周假日作业

一 选择题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6分 1 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与下面甲图完全相似的放大的钥匙像,则幻灯片应与图乙中哪种插法一致?2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