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十六周假期作业

发布 2022-06-30 13:54:28 阅读 6716

编写:李大林审核: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传播。

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现象。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现象。

2.把一个鸡蛋放入装水的圆形玻璃杯中,发现鸡蛋变大了,这是因为装水的圆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___所看到的是“鸡蛋”正立的。

3.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镜,它对太阳光的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4.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___

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玻璃斜射向空气/空气斜射向玻璃)

5.一个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远时,在透镜的另一侧2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倒立、清晰的像,透镜的焦距是___cm,将物体向透镜移动11cm后,在光屏上___而在人眼物体的___侧看到一个___立的像。

6.人眼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___正立/倒立)缩小的像。人眼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根据老花眼的结构可判定,老花眼的明视距离___大于/等于/小于)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

7.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所成的___都是实像/都是一虚像/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___小于/等于/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8.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像(虚/实)。

9.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等大/缩小/放大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__cm。

10.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离将变。

1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正立/倒立)的像。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需要配戴装有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二、选择题。

1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13.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14.小明在**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15.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0cmb. 15cmc. 10cmd. 5cm

16.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不可以是缩小的。

17.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果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 )

a. 看到的物体b. 看到的物体的下方。

c. 看到的物体的上方d. 看到的物体的前方。

18.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 所成的像是实像d. 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19.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

20.如图,2023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使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摄像机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21.如图所示,是4位同学分别画出的空气中的一束光线穿过一块玻璃砖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三、解答题。

22.作出下列已经给出光线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23.画出图乙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

24.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

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

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将蜡烛放在凸透镜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他下一步操作应。

25.某同学**“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

只有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的清晰像也。

变得模糊了,只有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的晰像。

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是凸透镜是凹透镜。

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2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

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大/小)。

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6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他选用的三个透镜中焦距为___cm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填数字序号)。

27.在**“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透镜;若撤去放置透镜,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初一语文第十六周假期作业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 音汉互写。狭隘 拈轻怕重热忱 麻木不r n 废x坍塌啜泣嶙峋。恍惚惊慌失cu怂恿怅然。蜷伏 惩戒虐待怪d n 不经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微公益,就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b 随着 好奇号 探测器的侦测,火星是个没有生命存在...

高二物理第十六周周末作业

高二物理第十六周周末作业家长签名。1.汤姆孙提出的测定带电粒子的比荷的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带电粒子经过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宽为l的有界匀强磁场,带电粒子穿过磁场时发生的偏转位移是d,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求带电粒子的比荷。2.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电势差为u,板间电...

中学八年级语文假期作业 第十六周

一 积累与运用 22分 1 汉语的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不同的义项,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所使用的义项。5分 a 本义 b 引申义 c 比喻义 1 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2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3 云就像是天气的 招牌 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4 这件事办得很理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