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假期作业

发布 2020-02-19 23:27:28 阅读 8959

1、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

2、 照相机成的是的___像;投影仪成的是的___像。

3、 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镜,它成的是的___像。

4、 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5、 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

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

6、 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6厘米时,可以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移动蜡烛使它距透镜12厘米时,调整光屏填“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能得到像,那么成的是的___像。

8、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9、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

a、从小变大; b、从大变小;

c、不变d、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

10、烛焰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那么:(

a、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一定能得到像

d、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像,但是像的性质不能确定。

11、关于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成虚像时,因为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

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d.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

1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人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 b。斜插入水中的直尺看起来变弯折。

c.日食和月食d。小孔成像。

13、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时,如果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 )

a.等于30° b.小于30° c.大于30° d.等于60°

初二物理假期作业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1 质量为1.8x106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 a.一头大象 b.一位小学生 c.一只鸡d.一颗小铁钉。2 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相关物理量没有变化的是 a.温度b.体积...

初二物理假期作业

7 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 土 1 他们用 土 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2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 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3 如果在用土 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初二物理假期作业

1.感受身边的物理 质量为1.5 106mg的物体最可能是。a.一只母鸡b.一头大象c.一头奶牛d.一只蚊子。2.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 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a.2 3b.3 2c.1 1d.以上答案都不对。3.为积极响应 地球一小时 活动,很多饭店在3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