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号文件词条浅释

发布 2020-03-01 00:19:28 阅读 8918

1.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2023年**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这是我国新的时期水利事业新的发展机遇。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均面临着愈来愈紧迫的水问题的挑战。一号文件首次强调了水利在国家的核心地位,明确指出水利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和国家未来发展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全球的人口大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问题、水旱灾害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影响较为剧烈。自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利进入了发展时期。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江河开始了全面整治。

全国整修加固堤防约20万公里,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共8万多座,总库容4500亿立方米,普遍提高了江河的防洪能力,并为工农业和城市供水4700亿立方米。农田水利方面,建成了万亩以上的灌区5300多处,配套机井250多万眼,全国灌溉面积由2023年的2.4亿亩猛增到2023年的9.

28亿亩,居世界各国首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来自水的压力和挑战也与日俱增。目前的水利基础建设仍然十分薄弱,2023年冬春季西南特大干旱导致的严重人牲饮水安全,其原因还涉及到许多地方的水利设施老化和管理不当,导致应对自然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下降,尤其应对极端自然灾害能力的减弱等。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了河湖断流、沟渠淤塞、江河湖库水体污染的事件时有发生,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

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离不开“水”的支撑,否则经济建设就难以为继。尤其是我国水旱灾害频发,水利设施明显滞后,水问题的复杂性、矛盾性、尖锐性体现得尤为充分。

因此,站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强调水利的战略地位,十分迫切。这也是**一号文件强调在新时期加强水利建设和发展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2. 山洪泥石流。

降雨是诱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其发生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关系密切。

高强度降雨是引起山洪泥石流灾害最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具有相当大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才能发生山洪泥石流。降雨量和雨强越大,形成泥石流的几率就越高,规模也越大。

在相同条件下降雨历时越长降雨量越多,产生的径流量越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越严重。

地形地质因素是发生山洪泥石流的物质基础和潜在条件,影响着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特性和规模。起伏变化的地形为山洪泥石流提供了动力条件。山体高、坡度大,则处于高势能、低阻力的水体和土体极不稳定,可以快速起动,高速运动,迅速成灾;地面起伏不仅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提供势能条件,同时还为泥石流提供充足的固体物质和滑动条件。

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在天然山洪泥石流生成过程中,有强化和激发作用。其一,乱砍滥伐森林,使山坡丧失蓄水固土能力,经受不住暴雨径流的冲刷,出现大面积的斜面重力侵蚀和坡面径流侵蚀,加速泥石流的生成和发育,毁林开荒使大面积的山坡失去了天然覆盖,表面疏松失去团粒结构,一旦遇到高强度暴雨,成片泥土被冲下山汇成泥石流。其二,采石、开山、修路和开矿等使大量岩石松动和移位,造成岩层失稳,加速了重力侵蚀作用,或形成岩体滑动为临空形态,促成泥石流生成发育,大量乱弃的矿渣,矿坑区的塌陷,使山岩松动,都给滑坡、泥石流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包括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空气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要素。良好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以及保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反之,不健康的生态系统,是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状况则处于受威胁之中。

4.民生水利。

民生水利应该是满足涉及民生的水利需求,是能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工作,它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这也是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水旱灾害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心腹之患。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我国洪涝、干旱、台风、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较大水灾或严重干旱,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2/3的国土面积可能发生各种类型的洪水,大部分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干旱威胁,相当一部分地区非涝即旱,旱涝交替,特别是聚集着全国50%以上人口、35%耕地、2/3工农业总产值的东部和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是遭受洪水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据统计,2023年以来,我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占同期gdp的1.

5%左右,年均干旱灾害损失超过同期gdp的1%,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位居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之首。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我国兴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把防汛抗旱减灾当作改善民生的大事和要事来抓,不断总结治水经验,创新工作机制,防汛抗旱除涝并举,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并重,推动防汛抗旱工作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明显提高。在体制机制方面,建立了国家层面、流域层面和地方层面的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在工程体系方面,目前全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按50年一遇标准建设,遇到中等干旱年份,工农业生产和生态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可以基本保证城乡供水安全;在预警预报方面,全国共建成水雨情测站3.

4万余处、报汛站点8600多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大江大河主要河段洪水预报系统,初步建立了全国旱情监测系统;在预案建设方面,建立了国家防汛抗旱预案体系,有防汛抗旱任务的县级以上**都制定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在法律法规方面,形成了以水法、防洪法为核心,防汛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河道管理条例相配套的防汛抗旱法律法规体系;在队伍保障方面,组建了100支国家级重点防汛机动抢险队、44支省级防汛机动抢险队、250多支市县级防汛机动抢险队、1653个县级抗旱服务队、9038个乡镇级抗旱服务队,解放军建立了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队伍,专群结合、军民结合的防汛抗旱队伍已初步形成。

6. 四大水利体系。

一号文件提出,要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3年,全国基本建成四大体系:

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

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

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这四大体系,既是水利改革发展的明确目标,也是对各项水利工作的现实要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正式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要求到2023年,全国用水总量将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到120立方米、65立方米,均比2023年降低50%左右。到2023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到70立方米、40立方米,均比2023年降低40%左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基本达标。

8.农田灌溉利用系数。

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水的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灌溉用水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是评价农业水资源利用、指导节水灌溉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灌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3,与美国的0.

75相比,节约用水的潜力很大。因此,研究分析灌溉水利用系数,**其测定和计算方法,对了解我国灌区灌溉水利用水平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9.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

根据水资源条件和水环境状况,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需求以及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划定具有相应的使用功能,并且明确其主导功能和水质管理目标的水域。

根据安徽地方标准,水功能区划的分级分类采用两级体系,即一级区和二级区。

一级区分为4 类,即:保护区、保留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

二级区在一级区的开发利用区中进行划分,共分7 类,即:饮用水源区、

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

一级区是在宏观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协调省际间用水关。

系,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级区主要协调省内各行政区域之间、各行业用水大户之间用水关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实施有效保护。一级区对二级区具有宏观指导作用。

10.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水利行业如何步入“投入一产出一再投入一再产出"的不断增值的良性运行机制。**一号文件对新时期我国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同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到2023年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当前,水利改革正处于攻坚克难阶段,必须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在创新体制机制上要有新突破,为水利良性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一是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二是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要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对非经营性**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023年一号文件

关于做好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公司所属各单位 机关各部室 处 2013年,我公司完成了八个批次天然气置换,大学城九所学校供气,1 气柜的大修,城南加气站的建设,晋中医学院供热站的建设投运等各项重大任务,同时,较圆满地实现了 零轻伤 的安全奋斗目标。2014年是集团公司强力推进 十二五 规划的...

2023年一号文件

关于做好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公司所属各单位 机关各部室 处 2013年,我公司完成了八个批次天然气置换,大学城九所学校供气,1 气柜的大修,城南加气站的建设,晋中医学院供热站的建设投运等各项重大任务,同时,较圆满地实现了 零轻伤 的安全奋斗目标。2014年是集团公司强力推进 十二五 规划的...

2023年一号文件要点

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 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 三农 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完善农田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