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醉翁亭记》小测班级___姓名___
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7分)
名之者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野芳发而幽香6.临溪而渔。
非丝非竹树林阴翳。
觥筹交错已而夕阳在山。
11.林壑尤美12.泉香而酒冽。
1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14、得之心而寓之酒15、佳木秀而繁阴。
16、伛偻提携。
17、杂然而前陈者。
18、宴酣之乐19、苍颜白发。
20、颓然乎其间者。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25分)
云归而岩穴暝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若夫霪雨霏霏。
吾谁与归临溪而渔。
太守自谓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太守谓谁把酒临风。
山水之乐乐其乐颓然乎其间。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潺潺而泻出于。
朝而往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泉香而酒冽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游人去而禽鸟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佳木秀。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蔚然而深秀者。
得之心而寓之酒。
三、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28分每小题2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望之者, 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有亭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醉翁之意不在酒。(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名之者谁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以上文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
5.醉翁亭的建造者是命名者是。
6.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 ,其次写 。
8、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锦鳞游泳。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翻译下面的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1.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
1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
1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
14.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
15.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
二)作亭者谁?山之僧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也。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意寓得辄。⑥去而
2.贯穿文段主体的一个词是。
3.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4.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常识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故自号曰醉翁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
6.“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
7.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
8.文中哪句话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文章的主旨?
9.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
10.“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若夫日出而开,云归而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翻译下面的语句。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
3.文段先写之景,再写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5.文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是。
6.文中描写秋季景色的是;
7.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它现在的意思。
8.“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
四)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把下列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
3.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是哪个句子。
4.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 的语句。
5.“宴酣之乐”体现在**。
7.文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8.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9.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滕州市至善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三周周周清
总分120分 出题人 lq 2014 3 6 姓名。一 选择题 每题4分,共4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则其顶角为 a.bcd或。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另一边长为13,则它的周长为 a 25 b.25或32 c32d19 3.如图1,中,已知和的角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 bc,交ab...
滕州市八年级数学第五周周周清试卷
滕州市八年级数学第五周周周清试卷 制作人 lt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中考链接1.2012湖南常德 规定用符号 m 表示一个实数m的整数部分,例如 0,3.14 3.按此规定 的值为 2.2012聊城 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与点c关于点a对称,a b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和 1,则点c所对应的实数是 a...
滕州市至善中学九年级数学《公式法》
课时课题 第二章第三节公式法。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滕州市至善中学张金国。授课时间 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第一节课。教学目标 1 通过推导求根公式,加强推理技能训练,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2 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系数和常数项为负数时,带入求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