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 化学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实质是分子间的发生改变。
2、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 。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 。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4、化学性质:只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电离:一些物质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6、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的化合物。
7、碱: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
8、盐:电离时生成和的化合物。
9、结晶水合物:含的化合物。如。
10、结晶水:晶体从溶液中析出时结合的 。
11、风化:结晶水合物在空气里失去的过程。
12、中和反应: 跟作用生成和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其表达式。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与碱电离的结合成中性的水。
其表达式。13、潮解: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空气中的 ,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叫潮解。
14、复分解反应:两种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的反应。
15、置换反应:由一种跟一种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的反应。
16、化学肥料:用矿物质、空气、水等作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简称化肥)。
常见的化肥有和复合肥。
17、单质:由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
18、化合物:由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9、氧化物: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⑴酸性氧化物:
凡能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⑵碱性氧化物:凡能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
(一般是金属氧化物)
20、无机化合物:由碳以外的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少数含碳的如co、co2、h2co3、碳酸盐属 。
21、有机化合物:含有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 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看作无机物。)有机物一定含有元素。
22、合金:由2种或2种以上的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 。(也可是金属与非金属结合)
23、纳米材料:是指由粒径在1-100纳米之间的粒子组成的材料。1nm= m
24、金属的冶炼:把金属从态变成态叫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的原理:⑴还原法,还原剂有置换法。
九年级(上) 化学部分复习(规律常识一)
二、基本规律、常识。
1、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测物质的酸碱性:ph ,呈碱性; ph ,呈中性;ph ,呈酸性。常见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2、物质的分类。
根据上述物质分类图,对①镁、②氧气、③氧化钙、④二氧化硫、⑤空气、⑥氢氧化钙、⑦氯化钠、⑧硫酸、⑨甲烷等物质进行分类,填入相应位置。
3、酸碱盐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溶碱钾钠铵和钡、氢氧化钙微溶水。 微溶物质:
氢氧化钙、硫酸钙、硫酸银、碳酸镁。(请在表中找出上述物质,注明溶解性)
4、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或 ,必须具备三者之一。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去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特别注意两种反应:盐+碱、盐+盐,首先要求反应物都 ,然后再考虑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 。
5、一些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金属活动性从左至右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①金属跟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②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一种活动性较的金属才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九年级(上) 化学部分复习(规律常识二)
6、常见无机物间相互关系(列举一条反应)
一)、两条纵线:
1、金属 → 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⑴ 金属 + 氧气 → 金属氧化物。
⑵ 金属氧化物(cao na2o k2o bao )+水 → 碱(可溶性碱。
⑶ 碱 + 酸 → 盐 + 水等。
2、非金属 → 非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⑴ 非金属 + 氧气 → 非金属氧化物。
⑵ 非金属氧化物 + 水 → 酸。
⑶ 碱 + 酸 → 盐 + 水。
二)、四条横线:
1、金属 + 非金属 → 盐。
2、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3、碱 + 酸 → 盐 + 水。
4、可溶性盐1+可溶性盐2→新盐+新盐(至少一种沉淀。
三)、四条斜线:
1、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2、非金属氧化物+可溶性碱→盐+水。
3、可溶性碱+可溶性盐 → 新碱+新盐(至少一种沉淀。
4、酸+盐→新酸+新盐。
四)、两条折线:
1、金属 + 酸 → 盐 + 氢气(金属排氢前。
2、金属1+可溶性盐→金属2+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
九年级(上) 化学部分复习(规律常识三)
7、酸有哪些共性(通性).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 ,无色酚酞 。
酸+金属 = 盐 + 氢气。
酸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酸 + 碱 = 盐 + 水 (中和反应。
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8、碱具有哪些共性?
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 ,无色酚酞变。
酸 + 碱 = 盐 + 水 (中和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可溶性碱→盐+水。
可溶性盐+可溶性碱→ 新碱 + 新盐。
注意:⑴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 ,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⑵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质,难溶性碱只能满足第2条。
第4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可溶性的。
9、盐类的化学性质。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可溶性盐+可溶性碱→ 新碱 + 新盐。
金属1+盐→金属2+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
可溶性盐 + 可溶性盐→ 新盐 + 新盐。
10、常见几种离子的检验(对未知物质的鉴别,因未知物质可能有毒、有腐蚀性等,所以,鉴别时严禁用手去抓、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更不得尝味道!)
九年级(上) 化学部分复习(认识物质一)
三、认识物质。
1、盐酸:⑴盐酸(hcl)是的水溶液。⑵纯净的盐酸是色透明的液体,工业用盐酸因含有fecl3等杂质而常呈色。
⑶浓盐酸具有性。打开浓盐酸瓶塞时,瓶口看到的白雾是小液滴,它是挥发出来的气体跟空气中的接触而形成的。如果浓盐酸敞口放置,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因而会导致溶液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 。
2、硫酸:⑴纯硫酸是色、粘稠、油状难挥发的液体;⑵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性,实验时应十分小心;⑶浓硫酸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 .在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慢慢地沿玻璃棒或容器壁倒入里,并不时地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否则由于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浮在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产生局部高温,使水沸腾,造成液滴飞溅出来。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上,要先用 ,,然后用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立即送医院;⑷浓硫酸能使纸或火柴梗炭化而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⑸浓硫酸还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具有性。 根据这一性质,在实验室中,浓硫酸可用作剂。
浓硫酸能干燥: 等。浓硫酸如果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导致溶液的质量 ,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⑹吸水性:是浓硫酸直接与水分子作用是变化。脱水性:
是浓硫酸夺取有机物中氢、氧元素(2:1),生成水,是变化。
九年级科学化学部分培优练习
姓名。1 在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100g 10 的稀盐酸,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g碳酸钙,在右盘的烧杯中加10g的混合物,待烧杯中固体物质完全消失后,天平指针保持平,则该混合物可能是。a 碳酸钠和碳酸钙 b 碳酸氢钠和碳酸镁。c 碳酸氢钾和碳酸钠 d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2 锌粉 铝粉 镁粉的混合物...
九年级科学化学部分复习检测题
班级姓名学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fe 56 zn 65 cu 64 mg 24 al 27 na 23 h 1 c 12 o 16 cl 35.5 一 选择题 每小题5分 1 分类是科学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 氧化物 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氧气 冰 液态空气b 水银 石灰水 生理盐水。c...
中考专题 九年级 上 总复习练习
九年级 上 总复习练习卷。一 给下列带点的字注拼音。1 妖娆 2 亵渎 3 襁褓4 强聒不舍 5 红装素裹 6 扶掖 7 汲取 8 忐忑9 涕泗横流 10 廓然无累 11 狡黠 12 诘难 13 拮据 14 一抔黄土 15 歇斯底里 16 聒噪 17 夙夜 18 瑟索 19 味同嚼蜡 20 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