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

发布 2020-02-22 15:00:28 阅读 3301

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三、绿色化学——环境美好化。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内容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在参与了课题2中的两个**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从内容上看,本课题共由两部分组成:认识常见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知识展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

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学习基础、习惯有较大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不仅乐于观察实验更愿意亲自动手来做。由于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都很高,所以课堂教学上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规范操作,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2)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基本操作的学习,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有关实验的观察、操作,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化学实验操作的学习过程,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设计思路】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历过程,在亲历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课题是初中科学**和化学实验的启蒙,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参观实验室、讨论、活动与**中必须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

从已有经验出发,指导学生按“走进实验室——观察仪器及环境——识别仪器,说出名称——了解用途——动手操作——亲历与体悟”的策略学习。而教师的教学策略是:三维目标有效整合是通过“倒酱油”“吸取钢笔水”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铺垫,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与**”,在动手中动脑,提出问题,分析研讨,体悟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的重要性来实现;突出重点的方法是采用课前实验、课中实验,课后实验来学习和巩固三个主要实验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方法;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可从生活实例、从其他学科知识、从交通法规、还可从人的生存必须遵纪守法等多种角度来谈,从而认识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做家庭小实验巩固基本操作,并要求学生能清晰的认识基本操作是科学**的基础,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是科学**的保障。

本课题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开放式实物教学法。先请实验员介绍实验室有关危险药品的放置、实验室配置的灭火器、黄沙桶等安全知识和措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先在仪器、设备、药品柜上贴上有关名称、性质和用途的标签,然后组织学生参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这些仪器,以减少有些学生对实验的恐惧感。

第二课时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的方法,让学生熟练和规范地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技能。

课题1空气。

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创意”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

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一。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能力。

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二和课题三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于以前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又是对以后的知识则起着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结构特点。这一节内容包括三个小标题: “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因此,内容的安排上既没有与小学科学课中的知识重复,又以此为基础拓展深入,表面上平行的三个小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我将本节的内容分为二课时,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教学目标。根据科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

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认识科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通过实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仪器、药品: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水槽、塑料瓶、红磷、水、火柴,蜡烛、木条、注射器、石灰水。

三、创设情景说策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要求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在亲历**的体验和感觉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科学**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的目的。

四、立足互动说流程。

引入课题→**1:证明空气的存在→**2:**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猜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该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展示一只空塑料瓶)瓶中有什么。

一、空气的存在。

头脑风暴:你对空气知道多少。

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提出有关空气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为什么空气看不见而又摸不着。

②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③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

④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⑤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

其含量是多少。

⑥为什么风景区的空气比较清新,而一些大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工业城市的空气质量比较差。

⑦为什么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一起**空气的成分。主要解决你们提出的下列问题:②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③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

④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⑤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

又分别有多少。

实验**1】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还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列举的实例和实验可能有: 1:把一个空的塑料瓶放入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塑料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塑料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2:用1中的塑料瓶向水中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松开手后,塑料瓶**现水柱,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3: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获取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

九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

一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二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三 绿色化学 环境美好化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在参与了课题2中的两个 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

九年级化学说课稿

说课 二氧化碳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安排在空气 氧气之后,水之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今后学习物质的性质 用途和制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选取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物质二氧化碳作为学习素材,让学生学会怎样 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

九年级化学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 奇妙的二氧化碳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奇妙的二氧化碳 本节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 九年级 上 这一节课是上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完成本节课内容需要2课时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