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2023年研读考纲

发布 2020-02-11 22:51:28 阅读 5973

。。研读考纲明确方向有效备考。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林春辉(312030)

一、研读考纲做到心中有数

一)“理综考纲”变化概况。

与往年一样,2023年理科综合考试大纲仍由五个部分组成,ⅰ.考试性质,ⅱ.考试内容,ⅲ.

命题要求,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ⅴ.题型示例。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考纲中的第三部分由去年的“命题指导思想”更名为“命题要求”,直截了当地指明了高考理科综合命题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要求。“命题要求”是衡量和评价高考理综试卷质量的最重要标准。所以它自然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复习备考所应力求达到的目标。

2023年理综考试大纲“命题要求”与去年考纲“命题指导思想”相比较,有以下几点变化:

删除了2023年理综考纲中的“以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我们认为,这些变化更加客观地反映高考试卷的作用和地位,有利于发挥高考试卷应有的考查功能及对中学理科教学积极的导向作用。删除的部分原本就不应该是高考试卷所应承担的功能。“命题要求”由“两个关注”变为“三个关注”并要“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科学教育中的体现,是当今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考纲第四部分的题型中,增加了“简答题”这种题型。简答题并不算一种什么新的题型,在每年的高考理科试卷中,都有要求做简要回答的问题,常出现在实验题中,以考查考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语言表达能力弱是我国学生的通病。

此次将简答题单独列为一种题型说明高考将会进一步强化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二)化学科“考纲”变化细析。

通过比较理科综合化学科考试内容,我们发现2023年与2023年有多处变化和调整。列表归纳如下:

1.变化。2.删减。

1) 思维能力(1):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

2) 自学能力(最后一段):试题还应考查的思维能力品质有:敏捷性(灵活性、针对性、适应性)、严密性(精确性、科学性、逻辑性、深刻性)、整体性(广阔性、有序性、综合性)以及创造性等。

3) 有机化学基础3和4: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3.增加。1) 化学用语(4):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4):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3) 有机化学4: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中增加了甲醛。

由以上比较可见,2023年化学科考试内容与2023年化学科考试内容有十七处变化,三处删减,三处增加。

分析这十七处变化,多数是语言表述上的调整,使用语更为规范,更加科学合理。如“能力要求”与“能力和能力品质”,“含义”与“涵义”,“结构”与“组成”等。少数为化学知识和能力要求上的变化,如“粉尘”与“二氧化硅粉尘”(知识扩大),“多羟基醛”与“多羟基醛酮”(知识缩小),“初步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了解新能源开发的概念”(能力降低)等。

对于三处删减,我们考虑其原因是意义上与前后表达有重复,或是在考纲的其他地方已有相应的要求。

三处增加我们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对于热化学方程式,去年的要求是“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今年的要求是“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求提高了。这个增加对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今年考查其形式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2023年高考理综化学很有可能出现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新题型,如填空题,简单的计算等。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合成氨工业是基础化学工业之一,教材中有专节讨论其生产的条件。“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正是命题要求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体现。所以有必要对中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化学工业生产进行归类整理、作专题复习。

甲醛溶液是重要的防腐剂,常温常压下甲醛是气体,从结构上看它具有两个醛基,能与银氨试剂和氢氧化铜悬浊液以1︰4发生反应,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自身能聚合成聚甲醛,还被用来制作吊白块等。尤其是当今的许多建筑装修材料由甲醛等原料所合成,它们会缓慢地释放出甲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此看来,将甲醛列入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中也就不难理解了。

4.改换。与化学科考试内容的变化和调整相对应的是ⅴ.题型示例中化学试题的变化和调整。

化学示例试题仍为20道选择题(第22题到第41题)和20道非选择题(第15题到第34题)。与去年相比,选择题改换了6道试题(序号从第15题起变为从第22题起,生物选择题增加6题),非选择题改换了5道试题(序号从第13题起变为从第15题起,生物非选择题增加2题)。

改换的6道选择题,其中的4道试题与原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相同、难度略有降低、综合程度有所提高(元素周期表、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原理、气体制备各一题)。另两题是全新的更换,去年的两题分别为有关物质的变质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型选择题。今年替换的两题一道是有关环境保护、一道是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这些内容正是今年考纲中新增的要求。

改换的5道非选择题,分别是无机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3道,实验题1道。更换上的试题主要是2023年高考题,试题有更大的综合性,更强的发散性,更好的梯度性,而难度有所减少。

我们注意到,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2023年考试大纲题型示例中的化学试题的排序都不同于去年,今年题型示例中的化学试题是按照化学科考试内容的顺序(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而不是试题的难度来编排的。这样有利于分析各块知识的权重及其所渗透的思想方法,并与考试内容的排序相一致。

二、明确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针对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特点、考试大纲的新要求、有关高考的新信息及我们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后阶段的复习备考中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抓双基,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

双基”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分析、判断、解答问题的依据,离开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任何有关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都是徒劳的。后阶段复习,除了要作好查漏补缺、巩固强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联系、归纳、总结、提升,实现知识的结构化、体系化、网络化、规律化。帮助学生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网络,把零散知识提升为规律,注重化学学科规律的形成。

对考纲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认真把握其内涵和外延,**知识的生长点及可能的命题点,深入理解大纲中新增或说法有所变化的内容,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

2.形成思想,加强学科方法的训练。

在复习中,方法线和知识线并重。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化学学科思想,如守恒思想、平衡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思想、量变质变思想等,通过解题实践使学生牢固掌握一些基本的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模式。要将知识变活,通过解决新情景问题形成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首先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从近几次的考试情况看,我们的学生由于审题不清而造成失分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后阶段的复习中,着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敏锐地觉察题示的信号,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排除干扰,抓住问题的实质,理清方法和思路,准确求解。

要排除定势思维的干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笔试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要求用规范的文字将应试的结果准确地表达出来。针对化学用语多、高考化学重视对化学用语考查的特点及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下一阶段复习中,应在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书面表达的训练,把想法变成话语,把话语变成文字,反复推敲,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重视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历来受到高考的重视,能否很好地完成实验试题,往往决定着考试的成败。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是高考化学考查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其认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要特别重视开放性、**性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尤其注重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实验能力的培养。

必要时可以用实验带复习,以强化实验的复习。

2023年高考考纲研读

从上学期期末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下发之日到如今,我一直在进行新考纲的研读,结合学习到的经验,来 2016年高考考纲研读的心得,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不吝批评指正。一 2016年考纲对2015年考纲的变化之处。相比2015年考纲,2016年考纲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修订,但是在考点要求上有两处变化 选修模块3...

2023年英语高考考纲研读体会

2016年高考英语不再是安徽省的自主命题,而采用的是全国卷,安徽卷与全国卷不仅在题型上差异较大,而且难度不在同一等级,其中全国卷除听力与安徽卷相同外,其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对词汇量的要求都非常高,部分内容对普通高中生而言晦涩难懂,而且全国卷增加了七选五和改错,这两项也正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两项,对于七选五...

2023年安徽高考英语考纲研读及备考建议

4 几个需要我们关注的细节 1 英语科目最新的变化体现在对词汇量的要求上。2012年考试说明显示,高考命题词汇范围在3000个左右,今年则提升到3100个左右,并在附录词汇表中增加了30多个新词。仔细研究这些词汇,我们会发现这些新增词汇生活气息很浓,实用性很强,比如说awesome这个词在口语中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