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你今年几岁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
教学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我能猜出你们的年龄,相信吗?只要任何一个同学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就能马上猜到他的年龄是多少岁,我们来试试吧.
问:你的年龄乘以2加3等于多少?
学生说出结果,教师猜测年龄,并问: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知识**:
1.方程的教学(投影演示)
小彬和小明也在进行猜年龄游戏,我们来看一看.
找出这道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大家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回答:什么是方程?方程有哪些特点?
2.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1)x+2=3(是) (2)x+3y=6(是)
3)3x-6(不是) (4)1+2=3(不是)
5)x+3>5(不是) (6)y-12=5(是)
三、合作交流。
1.如果告诉我们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大家能够自己列出方程吗?(投影演示)
情景一: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10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
你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吗?怎样列方程?由此题你们想到了些什么?
情景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2001年3月28日新华社公布)
截至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3611人,比1990年7月1日0时增长了153.94%,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情景三:西湖中学的体育场的足球场,其周长为200米,长和宽之差为12米,这个足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下面是刚才根据几道情景题所列的方程,分析下列方程有何共同点?
2x–5=21
40+15x=100
x(1+153.94﹪)=3611
2[x+(x+12)]=200
2[y+(y–12)]=200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问:大家刚才都已经自己列出了方程,那个同学能够说一下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列方程应该分为那几步呢?
生:分组讨论,回答列方程的步骤:(1)找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3)列方程.
四、随堂练习。
1、投影趣味习题,2、做一做。
下面有两道题,请选做一题.
1)请根据方程2x+3=21自己设计一道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题.
2)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年龄编一道应用题,并列出方程.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七、板书设计。
5.2 解方程(1)
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
2、理解移项的概念;
3、学会移项.
教学重点: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及移项法则;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1来解释方程的变形.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上节课的想一想引入新课: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方程是等式,但必须含有未知数;
等式不一定含有未知数,它不一定是方程.
2、下面的一些式子是否为方程?这些方程又有何特点?
5x+6=9x;②3x+5;③7+5×3=22;④4x+3y=2.
由学生小议后回答:①、是方程.
分析这些方程得:①等式两边都是一次式或等式一边是一次式,另一边是常数,②这些方程中有的含一个未知数,也有的含两个未知数.
我们先来研究最简单的(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的一元一次方程.
3、一次方程:我们把等号两边是一次式、或等号一边是一次式另一边是常数的方程叫做一次方程.
注意:一次方程可以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如上例的④.
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口答)
2x+3=11;②y2=16;③x+y=2;④3y-1=4y.
6、什么叫方程的解?怎样解方程?
关键是把方程进行变形为x=?即求得方程的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点出课题)利用等式性质1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讲解新课:
1、等式性质1:
出示天平称,在天平平衡的两边同时都添上或拿去质量相同的物体,天平仍保持平衡,指出:等式也有类似的情形.
强调关键词:“两边”、“都”、“同”、“等式”.
2、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x+2=5
分析:要把原方程变形成x=?只要把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即可.
注意:解题格式.
例1 解方程5x=7+4x
分析:方程两边都有含x的项,要解这个方程就需要把含x的项集中到一边,即可把方程变形成x=?(一般是含x的项集中到方程的左边,使方程的右边不含有x的项),此题的关键是两边都减去4x.
解略)解完后提问:如何检验方程时的计算有没有错误?(由学生回答)
只要把求得的解代替原方程中的未知数,检查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由一学生口头检验)
观察前面两个方程的求解过程:
x+2=5 5x=7+4x
x=5-2 5x-4x=7
思考:(1)把+2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2)把+4x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符号改变)
3、移项:从变形前后的两个方程可以看到,这种变形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我们把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注意:①移项要变号;
移项的实质:利用等式性质1对方程进行变形.
例2 解方程:3x+4=2x+7
解:移项,得3x-2x=7-4,合并同类项,得x=3.
x=3是原方程的解.
归纳:①格式:解方程时一般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以便合并同类项;
解方程与计算不同:解方程不能写成连等式;计算可以写成连等式;
一个方程只写一行,每个方程只有一个等号(理由:利用等式性质1对方程进行变形,前后两个方程之间没有相等关系).
四、课堂小结:
什么是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性质1(找关键词);
移项法则;应用等式性质1的注意点(例2归纳的三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5.2解方程(2)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了解到解方程作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正确理解和使用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解方程.
2.领悟到解方程作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组成部分.
3.进一步体会同一方程有多种解决方法及渗透整体化一的数学思想.
4.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领悟数学来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正确去括号解方程。
教学难点: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
教学设计:一、引入:
读教材156页引例),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情况,如有困难教师直接讲解.
学生**画面:两名同学到商店买饮料的情景.
如果设1听果奶x元,那么可列出方程4(x十0.5)+x=20-3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教材“想一想”中的内容:首先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买果奶的钱+买可乐的钱=20-3,然后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列方程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学生研讨并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想一想”中的问题(2).
二、出示例题3并引导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列方程的解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
出示随堂练习题,鼓励学生大胆互评.
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四名同学板演.
纠正板演中的错误并总结注意事项.
1、自主完成例题。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方程的方法.
3、总结数学思想.
三、出示例题4,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解法,并互相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此方程既可以先去括号求解,也可以视作关于(x-1)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后一种解法不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
1、自主完成例题。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方程的方法.
3、总结数学思想.
四、出示随堂练习题.
独立完成练习题.
同桌互相检查.
出示自编练习题:下面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解方程:2(x+3)-5(1-x)=3(x-1)
解方程:6(x+8)一6=0
小组间比赛找错误.
讨论交流各自看法.
选代表说出错误的原因,并总结解本节所学方程的注意事项.
五、小结。1、做出本节课小结并交流.
2、说出自己的收获.
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5.2解方程(3)
教学目标:1.经历解方程基本思路是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新”转化为“旧”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去分母的解题方法.
2.通过解方程时去分母过程,体会转化思想.
3.进一步体会解方程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解方程时如何去分母.
教学难点:解方程时如何去分母.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
教学设计:一、用小黑板出示一组解方程的练习题.
解方程:1)8=7-2y; (2)5x-2=7x+8;
3)4x-3(20-x)=3; (4)-2(x-2)=12.
1、自主完成解题.
2、同桌互批.
3、哪组同学全对人数多.
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教师给予评价).
二、出示例题7,鼓励学生到黑板板演,教师给予评价.
一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如何去掉分母.去分母时要引导学生规范步骤,准确运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复习要点。1 珍惜 敬重 关爱生命。2.赞美为救护他人生命而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行为。3.叙事作品的关键情节 生动场面 精彩结尾。4.天地之大德曰生 履行做人之道 等富有哲理 情感的名句。5.文言词汇 口语 成语 比喻 拟人 幽默笔法 准确译文等等对文章表现力的增强。6.口述故事 编...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 一 复习导引 一 复习目标。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二 复习重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三 复习方法。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一 复习导引。一 复习目标。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二 复习重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三 复习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