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这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注意简单化、牵强化的形式主义,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少年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对他们进行法律素质教育,有助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进行法制渗透教育:
一、阅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环境保护、赞美大自然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自然美,也应让他们明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
二、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法制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也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评判,做个知荣辱耻的人,同时也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如口语交际“学会鼓励”中有这么一段话:张为民买了一套航模材料,回家拆开包装盒,发现有几个零件损坏,他想去退换却没有勇气。
在教学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买了东西,我们就是消费者,与商家就有了合同关系,就受《消费者权益保**》保护,商家对于售出的商品应该保证质量,这种伪劣商品完全应该找他退换,这是你的权利。商家如果不肯退换,你可以通过“3.
15”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甚至可以到法院起诉他。通过讨论交流,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提高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三、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语文习作中,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善于用法律标准来明辨是非,增强公民意识。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现实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
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更为重要。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
每学期开学初,我都能根据学校的要求,利用班会课等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守则”、“防末成年人保**”、“义务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等,学生在学习这些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对照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为学生遵纪守法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关于教师人格榜样的作用,从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的“以身立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最直截了当地说:
要教育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人,你首先是一个遵纪守法者。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龙溪小学 戴玉萍。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孩子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让小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是刻不容缓的。能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多种途径...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我们国家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的强弱,更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民主化 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曾有教育专家说过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普法势在必行。孩子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让小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精选公文范文。篇一 2012年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2012年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中坝中学 倪贞琰。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 以上,13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明显增加,救救孩子 的呼声已喊了很多年,但未成年人得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