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权利而斗争”,鲁道夫·冯·耶林于2024年7月17日在维也纳的一次演讲。初看这个题目,我就在思考:什么是权利?
什么是斗争?这二者之间具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要为权利而斗争?
为了什么权利而斗争?怎么斗争?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阅读《为权利而斗争》这本经典著作。
文中,耶林并没有具体阐述权利和斗争的概念,而是把“贯彻斗争与法权为一体的思想,指明斗争对于法权的意义”作为主题进行论述。耶林以其精深的法理、紧密的论证逻辑,编写了《为权利而斗争》,该书短小而精悍,言简而意赅。
第一部分,法的起源。在萨维尼-普赫塔关于法的产生的理论居统治地位的时期,耶林突破思维的框架,敢于思考,善于反思,对该理论加以否定。萨维尼认为,“一条新的法律规则(rechtssatz),如同某个语言规则,也是自然而然地产生。
”,但耶林却不是这样。recht,具有两重意义——客观意义的法和主体意义的权利,斗争伴随着历史上的抽象法的产生、形成和进步,斗争是为了实现具体的权利。
法非不费吹灰之力便降临于民众,他们必须为之角逐和争夺、斗争和流血,正是这种情况把他们和他们的法紧紧联系起来。”
法所要求的斗争,不是不幸,而是恩典。”
法权即斗争,斗争与法权的本性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部分,为具体的权利而斗争,其目的指向权利人的主张。斗争不仅仅是为了物的价值,为了防止金钱损失,而且是张扬在物中的人格本身,主张个人的权利和名誉。权利受到侵害,权利人将面临选择,是主张权利,抵抗侵权者?
还是逃避侵权者,置权利于不顾?无论其做出何种决断,都将面对牺牲。“权利牺牲和平,和平牺牲权利。
”将选择问题提升一个高度,即根据事物与人的个别关系,哪种牺牲是更可忍受的。耶林在这个问题上,以两国因一平方公里之争,引申至私人之争,最终提出了“是非感”这一概念。
第三部分,抵抗不法是义务,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是权利人对集体的义务。
上部,为权利而斗争是一种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在此,是非感得到了全面的阐述。健全的是非感,是对个人自身的道德的维护,因此,为权利而斗争,实际上是人格的诗歌。
痛苦是创造所有奇迹的源头。人的集体的病理学之于医生有何意义,是非感的病理学之于法律者和法哲学家便有何意义。事实上,权利的全部秘密隐藏于是非感的病理学之中。
健全的是非感的两个标准:敏感性,即感觉权利受到侵害的痛苦的能力;行动力,即对侵权予以拒绝的勇气和决心。对是非感的敏感性,不关涉一切权利本身,而是视个人、阶层和民族的群体而减弱和增强,他们自己感觉到受侵害的权利对于道德生存条件的意义。
是非感的本质是行动,行动力是纯品质的事情,一个个人或民族对侵权做出的行为,是其品质的最可靠的试金石。权利是个人的道德的生存条件,主张它是对个人道德的自我维护。
下部,主张权利同时是一种对集体的义务。法的本质是实际的实行,一个从未享用过的,或重又失去实行机会的法律规范,无权称为法律规范。某个人从战场上逃逸。
在私法领域,这也完全适合于反抗不法的为权利而斗争。但是,斗争是共同的,所有的人都必须紧密团结,在一个民族的事业中,逃逸者犯下了背叛共同事业的罪行,因为当他大长了敌人的胆量和气焰时,就是增强了敌人的力量。夏洛克和米歇尔·科尔哈斯,同样的情况,却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不顾个人利益,为了权利之故,服务于权利,是道德的义务。我的权利就是法,在权利中,法被损害,且将得到维护。
第四部分,为国民生活权利而斗争的重要性。对于一个愿意对外有尊严地屹立,其内部鉴定和不可动摇的国家而言,没有比民族的是非感更值得它必须去守卫和呵护的财富了。呵护民族的是非感就是呵护国家的健康和威力。
第五部分,文章的最后,阐述了现代罗马法与为权利而斗争的相关内容,这部分不提及。
耶林在本文中,使用了众多例子来辅助说明,将理论知识具体化,更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吸收。其中,最另我印象深刻的在耶林讲述“为权利而斗争是一种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这一观点时,针对道德的自我维护的义务,分别列举了军官、农民和商人这三个例子。军官,对名誉最敏感的阶层,一个据其本性应该是体现了人格的勇气的阶层,不能容忍其成员的懦弱,不牺牲自己为代价,果敢地主张人格。
农民,一个指向劳作而不指向勇气的职业。商人,维护信用对商人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一个荒弃自己田园或轻率挥霍其所有的懒惰的农民,如同一名在其同伴中不能保持其名誉的军官,同样会在其同志中受到轻视,就这点,失去了信用的商人也是一样的。
选取在某个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三个角色,说明了遵从其道德的自我维护的独特法则。从中,我确实感受到了,为权利而斗争是对自己的义务,是肯定自己的存在意义,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的表现。社会角色繁多复杂,每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立场和尊严,为了维护自己而去斗争,是显而易见的。
人是利己动物,这是谁都能理解和切身体会到的。
经过仔细阅读,对《为权利而斗争》这本书,仍只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尽管如此,阅读该文对我在法理学、法哲学方面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意义。耶林在文中,从法的起源开始,逐步论证法是在斗争中形成的。
在具体阐述观点时,辅以简单的例子稍加解释,语言精炼却不呆板,内容深奥但不脱离现实,思维缜密且逻辑清晰。简单的说,耶林深入“法”的源头去探寻真理,并用源头的活水浇灌读者的思想,让读者在阅读中不断思考、体会“为权利而斗争”这六字真言。权利不是天赋的,同样也不是自然生成的。
权利产生于人们不断斗争的历程,为了自由、信仰、生命、财富,为了取得这些所追求的所需要的东西,只能不断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权利也就相伴而生,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权利始于斗争,而斗争又是为了权利而进行的。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哲学问题一般,“为权利而斗争”也是一个值得不断探求的问题。
为权利而斗争》,虽然该书的篇幅小,但是蕴含着丰富的法哲学和法理学知识,是本值得法律人好好品味的经典著作。
《为权利而斗争》心得体会
什么是斗争?这二者之间具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要为权利而斗争?为了什么权利而斗争?怎么斗争?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阅读 为权利而斗争 这本经典著作。文中,耶林并没有具体阐述权利和斗争的概念,而是把 贯彻斗争与法权为一体的思想,指明斗争对于法权的意义 作为主题进行论述。耶林以其精深的法理 紧密的论证逻辑,编...
“为学生而变”培训心得体会
跨越式 年会学习心得。城关二小龙小娟。我有幸参加了跨越式课题年会,感觉收获挺多的!尤其是何克抗教授,他那么大年纪了还对自己的教育事业那么执着,这种精神颇使人敬佩乃至感动。作为年轻人真的很汗颜!通过学习,让我了解了,当今的网络发展使现代的教育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在变化,面对的学生也在变化,...
斗争学习心得体会 斗争精神的哲学阐释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因此,认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与矛盾作斗争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斗争的实质就是认识 分析 解决矛盾问题,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斗争精神正是体现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 既唯物辩证又坚毅能动的意志思维。从哲学的高度分析斗争精神,就是要从知 情 意三个维度把握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