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01图集心得体会

发布 2023-12-25 01:10:10 阅读 4438

在看完101图集之后,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制图规则部分:串联设计施工,规范设计出图,便于施工速度;构造详图部分:

给出标准构造,解释完善设计规范条款,简化设计图纸,施工也有章可循。详细叙述和描绘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领域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等,其具体内容是针对“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的。

在阅读101图集的时候我也遇到很多问题,不过看到网上前辈们的解释又恍然大悟,列如关于101图集“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15d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也不要紧。”而前辈们的回答解决了这个问题:

lae是直锚长度标准。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应当注意保证水平段≥0.

4lae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的错误方法。还有一个解释也让我受益匪浅,问题是这样的:梁的下部钢筋能否不锚固在柱子而是锚在另外一根梁内(就是与该钢筋所在梁相垂直的),因为有时梁柱节点内的钢筋很多12根25的钢筋,使柱节点的有效截面变小且无法振捣。

前辈们解惑是:当支座另侧梁底低于该梁梁底时,可以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当两边梁底一平时,按照右上构造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其原理是:

当为非抗震时,两侧梁底根部均受压,对锚固有利;当为抗震时,往复作用的水平**力交替使一侧梁底受拉的同时又使另一侧梁底受压,亦不影响锚固。但是将梁的下部钢筋拐弯锚入与其垂直的梁中的做法,还未见有关先例。

其次我在读101图集的时候也发现,在阅读的时候不能疏忽,因为一些小地方没考虑清楚,就会搞错,我在看一些101图集练习时遇到的,比如在看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时:hrb400钢筋,2级抗震下,c40的灰,lae的灰是多少?我想的是是33d,结果去网上查是错误的。

应该是我们大多数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参数--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所以在我们实际施工中在直接从表中lae读取之前,先要确定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是否=1.

101图集在保护层定义方面也有了很详细的解释:保护层是指“最外层钢筋的外皮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中间相差箍筋直径和一个弯折曲率,这一改进,简化了箍筋的计算,也方便了施工成型和质量检查验收,统一了计算钢筋的量取规则。原来成型箍筋要量内净尺寸,箍筋的保护层很小很小,箍筋常常紧靠模板,除箍筋以外的纵筋都是量取外包尺寸,现在统一之后,便于箍筋量尺和成型更增加了构件的质量保证,为翻样软件简化了箍筋的计算,现在将梁柱归在一起,将墙和板归在一起,更便于记忆更符合构件性质的实际。

那个加5很要紧,意思是说,只要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和小于c25,保护层数值都要增加5毫米,这回保护层的活动空间可就加大了,再也不是那么的死板了。也就是说,右上方的保护层最小厚度表是按照等于和大于c30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制定的。梁设计时应注意:

①对于支座两边不同配筋值上部纵筋,以尽可能选用相同直径,使其贯穿支座,避免支座两边不同直径的上部纵筋均在支座内锚固。②对于以边柱和角柱为端支座的屋面框架梁,当能够满足配筋截面面积要求时,其梁的上部钢筋应尽可能只配置一层,以避免梁柱纵筋在柱顶处因层数过多、密度过大不便于施工和影响混凝土质量。

101图集是广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所接受的制图规则。因此,广大建筑施工人员、预算人员,必须掌握并熟悉它。至今,从事建筑施工者,已经无法离开它了。

读《给校长的建议 101》心得体会

有一个好校长才能有一所好学校,好校长应该有自己的教育追求,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渊博的学识,有内在的修养。通过近期对 给校长的建议 101 一书的阅读,联系近期工作实践,我认为合格校长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 激发教师潜能。作为校长,眼里要有教师,要走近老师,了解老师的真正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铺路,为教师...

读活法心得体会读《活法》心得体会

读活法心得体会。读 活法 心得体会。读 活法 心得。活法 这本书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一个个真实故事,折射出人生的意义。最近一直在读,读到心态决定命运时,感触特别多,因为书中故事仿佛就在我身边。在这个企业我也只是个新人,但最近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与书中极为相似。事情是这样,前段时间在做一份总结材料的时候,由于...

读书心得体会读《伤逝》心得体会

在鲁迅的 中,伤逝 是最令我喟叹的一篇,看过后很久都不能释怀。子君给了我相当深刻的印象,她的温顺 柔和和悲哀的死亡令人不胜感慨。涓生和子君本性上都是善良的人,为什么子君会在这个小圈子中一步步走向灭亡呢?究竟是什么害死了子君呢?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句表达上还略嫌生涩的话曾令涓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