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接触心理学,那俨然还是青涩的学生时代。那是教学中的必修课,也是我们为之应试与考核的成绩之一,却并没有太多的渗透与参悟。性子使然,总是不太能够吸收这样纯理论化、纯专业术语组构的心理学知识,觉得枯燥与乏味。
也因于此,毕业之后,竟也没有有意触及过此类文本,总有种遥不可及的感情,令人望而却步。学校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本,它不宽泛,却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它不枯燥,却生动有趣、案例丛生。这便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儒德攥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
在这样的一篇篇文章读下来,使我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总能发现这种效应在自己身上所折射出的光芒,联想到自己的教学工作,顿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尤其是这几个效应,给我留下很深的感触:
1、 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或许人们都不太明白。但说起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不惹眼的小事与小举动,或许你便轻车熟路。毛爷爷曾经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便告诉我们,不要小看发生在你、你学生之中的一个小小举动,或许这便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或是一种牢固的思想。而所谓的蝴蝶效应也同样告诉我们:
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拿我们教育来说,别看孩子个子小,现在的孩子都是人小鬼大,自尊心都很强呢。时常老师的一个不经意举动,早已被他们看在眼里,甚至牢记于心。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孩子犯了错,迎来的便是老师的批评,这理所应当。但如果你没有问明原委,劈头盖脸则是一顿责备,倘若只是无心之过,那这样的批评便在孩子心中烙印了一个伤疤,或许还会发生更糟糕的事情;而同样的一件事情,另一个老师则心平气和地与之分析,面带微笑,或许可以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即便是错误,也给孩子犯与改的机会,那孩子的心里一定是不一样的滋味。由此可见,教育的引导者——教师,在孩子们的成长学习中所采用的方式与方法,看似微不足道,其实举足轻重。
2、 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师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
也许这个学生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恶习,但是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回想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真的如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你讲课的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对教师的看法和太度。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明白的道理,这其实是一个最有效的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抱有学习兴趣的方法,用于转化一些后进生,也很有用。
3、马太效应。
教师往往注重优生,强化“尖子生”,忽视所谓的“后进生”。低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并不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们通常所说的“开窍”的迟与早,就说明了这一点。不能因为学生一门课程学的不好就忽视了他其余的优点。
经常性的批评只会使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一点点的丧失,从而对学习产生畏惧。因此,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习的潜能。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在以后的教育中我也会运用到这本书里面的更多效应,为教育事业更加色彩。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读后感。心理效应,而且还是教育中的。相信大家听到这本书的名字之后,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觉得此书必定是深奥 难懂的。光看名字,也挫伤了将这本书从书店抱回家的念头,但是书皮上标有此书入选 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 2006年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 的介绍,似乎又有些值得随手拿起来翻翻。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读后感。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读后感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 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很多老师在读师范时也学过教育心理学,可是那些体系化的理论,死板生硬如同嚼蜡,到了实际中常常被忘得一干二净。而在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中,这...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读完全篇,我对书中两个观点印象最深。其一,超限效应,即给学生留点 空白 作为刚步入社会没几年的我们来说,我们还没完全脱去学习者的习惯,对以往教育我们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或多或少有些自己的意见。多数教师以灌输式教育为主,课堂以教师的叙述与学生的倾听为主而并没有给学生留下 空白点 所谓的空白点在我的以我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