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岭初中李娟。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使初中生发展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还特别强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和交流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呢?以下针对本人在新课改中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面临的问题。
做任何事情都要搞清问题所在,才能有的放矢。新课标的教学,我们也需要明白教学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当前的教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如何应对这些差异与问题?
1、从目标到内容的质变。
信息技术课经历了从应用软件的使用--信息素养的过程。长期以来,信息技术课以讲应用工具为主,重点放在知识与技能传授上。
1)第一个问题就是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
新课标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也就是说,在新课标下,我们教学的重心不能只停留在讲解技术,而是教会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方式(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因此,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转变观念,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而不再是操作和技能。
2)第二个问题就是需要界定学生的现有知识与技能。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应用技能。新课标下的教学就技术内容而言是非零起点,已经假定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面对学生现有基本知识与技能,需要进一步地分析。
所以,我们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需要界定我们的教学对象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与技能,哪些知识与技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归纳哪些技术上的方法。
3)第三个问题就是教师如何去评价学生。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评价能力。这个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学过程、学习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信息、对信息活动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是一种判断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教师如何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
如何教会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4)第四个问题就是要了解更深层的技术方法与技术思想。
新课标在技术内容上更注重方法与思想的挖掘。在新课标的教学中,我们面临第五个问题就是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技术的应用,同时还要了解它背后更深层的技术方法与技术思想,要求我们再学习。
2、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新课标认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为非零起点,然而,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不同。
由于各个学生之间所在环境的不同,造成新课标面对的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参差不齐。
2)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
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长期采用的教学方式,学生习惯于被教师牵着走,即使教师提供了具体要求、详细操作步骤的技术支持,大多数学生也不去看,仍然要问老师,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二 、 教学方式的选择。
纵观以上问题,欲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学生个性差异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同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分层教学和分组合作学习是最适应解决个性差异。
1、分层教学。
1)按水平的分层导学。
教学实施之前,可以采用测试考核、课堂访谈等方式,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起点水平(如操作技能、应用水平等)进行调查摸底,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学。按水平高低分成a和b两层(类)学生进行教学,按类分班教学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而带来的教学困难,比较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的需要。
2)课堂上的分层导学。
对于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在关注学生水平差异的前提下,课堂上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目标水平要求。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别,例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态度、能力水平等,课堂上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组织教学。
设置多级多元的学习目标。
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同时针对不同智能领域也适当提出一些发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体现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
根据不同水平要求和学习目标的多元性,设计相应课堂学习任务。设置不同类型的项目作业或涉及不同领域的活动主题,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来达到目标。还可以设计不同水平要求的**学习任务,例如同是文本信息加工的学习,水平一般的同学学习文档的编辑排版,主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同学可以使用不同的字处理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对软件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文本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共性问题。
小组互助学习。
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层次的不同,可以采用 “强弱搭配”,使学习小组在问题或任务的驱动下,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而进行协作式的小组学习。
2、分组合作学习。
按水平高低分成a和b两层(类)学生,a类(水平高)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因此我把a类学生分散到b类学生中,以每组2-3人进行分组。这样虽然有差异,但是优劣互补,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互教互学、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到。
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3、辅导的策略方法。
对于哪些不愿意完成作业或纪律散漫的学生,课堂上教师不妨多些关注这些学生的态度和表现,多些接触他们,及时对他们肯定和表扬,取得他们的信任并成为他们的朋友。对于所有小组都不愿意要的学生,我亲自管理他们。有时检查他们的作业,有时要求他们谈谈想法。
有时提供一个半成品或范例,教他们模仿着去做,鼓励进步就是优秀,增强学习信心。
通过半年的新课程教学,给我的感触很深。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进行教研教改,更加深入的理解新课标,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中的有力工具。
信息技术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信息技术新课改的培训学习。在培训过程中,认真学习了 普通初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信息技术 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我的信息技术理念受到了洗礼,身心得到了极大鼓舞。新课改的实施就像一场细雨,滋润着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心田。1 课程地位有明显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纳入到了基础教育课程...
新课改小学信息技术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的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在小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在广阔领域中的运用,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 传输信息 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要责任。我从事信息技术课的教育已有几年了,对于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堂...
信息技术心得体会
第三,谈谈我的感触。首先,通过培训,我们换了思想,如通过邓教授所讲的 解读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与教师时代使命 朱玉民教授主讲的 整合教学的途径和优化 使我们的理论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升,通过培训,我们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最新的教学手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让课堂既实效又轻松,选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