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发布 2023-10-03 13:40:02 阅读 3211

教学行为转变的的心得。

城关初中:符燕。

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观念现代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先进的教育观念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很显然,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就难以落实到学校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更无法有效地改变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那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用正确的学生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呢?

一、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化学知识是在许多实验中慢慢积累发展起来的,离开实验的化学就失去了化学的真谛。过去课本上的实验都是验证式的,这些验证式实验缺少化学实验的深层次的价值。学生往往是带着结论去做实验,无需真正的观察、真正的**就能“成功”,这对真正学好化学实用价值不大。

而新教材中的研究式实验,学生是带着问题去做的,仪器选择、操作方法、实验的现象和结论都不再是唯一的,学生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而不再只是“照方抓药”,既使是简单实验也是自己设计动手去做,再认真观察思考。这样学到的化学知识是活的,变化的知识,而不仅仅是课本中僵死的条文。因此在新课程的实验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意安全教育,还要引导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和注意环保。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做一些家庭微型化学实验,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处处有化学”。

二、正确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

测评是老师检查教学质量、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依据。通过测评,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明确努力的方向。老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合理选编习题,使习题既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又与注重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减少书面测验的次数,严格控制作业量而且适当降低难度,不搞“题海战术”,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和实践活动的空间,实验测评可采用口头、书面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尽量减少对具体的过细的实验操作规则进行测试。彻底改变以往记实验练实验不动手操作也能得高分的怪现象。摒弃传统的讲授型、灌输型的旧教学模式,改用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小**等延时性作业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让学生轻分数重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的科学态度;提倡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强化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造就一批化学专业或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三、人才观:强调“多样化”

教师的学生观与人才观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这里讨论的学生观主要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才观主要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调查显示,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观念里,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20%的教师不赞同“学习不好总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观点,因此,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分数的作用,71%的教师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提倡不追求高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些教师看来,听老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老师的话对学生应该具有法律的效应,学生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有一条缺点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

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他们的教育行为方式是:“我讲你记,我说你听,否则,扣分不及格、留级、处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教导去行动的学生,就受到嘉奖,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一部分学生激烈反抗。

培养了听话的“驯服工具”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有些老师的教育观念里,好学生应该是“全优”的,各方面都应该是“尖子”,这才叫“全面发展”。他们的所谓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平均发展”。

这种人才观不允许或看不到学生由于天赋或爱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现缺陷。他们看不到特长对于人才发展的意义,有时甚至用限制特长来谋求平均发展。

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文。篇一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教学行为转变的的心得。城关初中 符燕。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观念现代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先进的教育观念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很显然,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就难以落实到学校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更无法有效地改变教...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我认为 1 教师要塑造学生,而不是 克隆 学生。塑造学生就是通过各种育人手段,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哺育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使他们 百花齐放 千姿万态 成为各色各样的人才。克隆 学生,就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一个模子,一种方式,一标准把原本千姿百态 生动活泼的孩子都加工成 标准件 通...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心得体会。进入21世纪后,中国教育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所面临的挑战是当代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例如 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将把素质教育从经济社会的边缘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 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课程的开发,将对传统的教学过程从理论到实践提出挑战 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将摆上日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