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听课心得体会

发布 2023-09-24 21:16:06 阅读 4555

《圆锥的体积》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洪武学校:保丛林。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教学相长才是最理想的。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

无论是何种答案,都有一些共同的方面,比如:如何分析教材;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如何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数学作业等。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堂数学课上的好与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设计了有效新颖的课堂作业。我以《圆锥的体积》为例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材分析。

圆锥的体积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属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领域。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应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让学习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学生学习立体图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标要求:通过实验**,发现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如何突破重难点。

在实际操作、观察、归纳等活动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动手操作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是以学生亲身经历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它主要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归纳等活动中领会新知识。在教学《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我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各一个,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物体有什么相同点?

(等底等高),接着问:“他们的体积相等吗?”(不相等),接着问“既然不相等,那么他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分组实验,请学生用圆锥的容积装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中,看一看几次能到满?通过操作,学生很快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反之,圆柱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三倍。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记忆深刻,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有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的公式。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发挥了其主导作用。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运用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否有效,是看学生是否能正确解答。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考虑学生的层次差异,从而设计有梯度的作业。比如:

一)填空题:

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第1题适合每个学生做,而第2题就比第1难一些,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二)解决问题:

对后进生只要设计一些求圆锥体积的练习,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加一些求圆锥高或底的练习。

总之,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

圆锥的体积心得体会

鲍丽梅。圆锥的体积 这节课不但要让同学们知道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 过程,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上课时,我首先圆柱和圆锥的模型 等底等高的 等底不等高的 等高不等底的 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四组圆柱和圆锥的模型 和沙子 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猜想...

听课的心得体会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大亚湾澳头光亚小学张银花。上星期五上午是西区第一小学教学开放日,我有幸观摩了两位优秀教师的开放课,听后让我感到收获很大。不仅领略了两位教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同行们交流...

听课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听课心得体会。陈海荣。本学期,我区进行了模式展式课活动。整整一天,我认真倾听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展示,做好了笔记,收获很多。看到五位老师气定神闲 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风格 变化多端的多 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欣赏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沉思。下面谈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