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6:53 阅读 2918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颜港小学李洁。

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好的教育成全了好的人生。学会过美好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这就是完美教育的鹄的。好教育引导人们向善求真,引导人生向自由与光明的境界缓缓飞升。

课业负担过重而令人疲惫、令人压抑的教育不是好教育,眼中只有“考生”而没有“学生”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充斥着空话、套话的教育也不是好教育。好教育是为了人生的教育,它能让我们的人生宽阔而又有所坚守,丰富而又清纯,富有而又淡薄,有情趣并有境界。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秉有渊深的学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那么良好的教育就有了切实的保障。

教育的真谛始终是关注生命,提升生命。我们也理解了,教育,是对生命价值的发现与发掘;是对生命航道的开通与指引;是对生命世界的呵护与成全。良好的教育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让我感觉到从事教育工作是如此的有意义,让我心中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它让我明白,我们的使命就是引导学生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希望我们在引导学生创造幸福人生的同时,也成全自己的幸福人生。我想,好教育好人生的主角不仅是学生,也是我们。

教育需要教师作一个有心人,这是我读了此书以后的第一个感受。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做准备,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是每个教师心底的愿望。良好的教育需要教师做到:

“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正如现在,我感到教学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学生很多东西都掌握得不如人意。

学生管理也同样让我发愁。很多调皮的学生,一次次的谈话,有一次次的犯错。这是、时,我们需要的就是“等待”二字。

学会分享,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世界。高高在上的老师,又怎么会听到到学生的心声?自以为是的学生,又如何听得进老师真心的话语?

所以说重要的是以心换心,彼此倾听。

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也许有时候学生会误解你、不理解你,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灰心丧气,打起精神,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这一切。

学会合作,作为教师,需要很好的和校长合作,和同事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特别是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而是“自主学习,互动**”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这里很重要的就是师生互动,也就是一个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的过程。这里,如果一味高高在上,如何与学生合作互动?

学会选择。民主化、个性化的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的科学则性为条件。而教师不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对象,而应该是一个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

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学会创新,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的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别的老师总是会有很对经验和总结,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但那都是最适合他们自己的,吸取百家之长是必须的,而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是必须的。

六个学会,为我们制订了六个目标,接下来看的,就是我们自身的努力了。

教育的落脚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什么是习惯?孔夫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继承发扬了古代教育家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论断。“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是叶圣陶教育思想中一个重要观点。

习惯,是长时间反复实践养成的,一时难以改变的行为方式。它是自觉、自律的,用不着本人“故意费什么心”,也不需要他人提醒和纪律约束,达到“习以为常”,自然而然的地步。它不仅指语言、举止等人体的动作,已经扩展到了社会习惯,诸如思想态度、道德风尚、情感修养乃至理想信念等层面。

叶老所说的“养成好习惯”,其含义既包括语言、举止等个人的行为习惯,也泛指广义的社会习惯。

早在2023年,时年25岁的叶圣陶写的《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便表达了的“养成良习、陶冶性情”的观点。在写于30年代的《小学教育的改造》、《读书和受教育》、《如果我当教师》等文章中,叶老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观点。写于20世纪40年代《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则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他的这一观点。

2023年8月,他在发表的《如果我当教师》中讲到:“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并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教育’这个词的含义。

”正式提出“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这一重要论断,是在同年12月发表的《高等教育所要养成的好习惯》一文中。他在2023年4月写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中,进一步指出:“在语言、举止、态度各方面养成好习惯……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不可缺少的,所以非养成不可。

”又如,2023年7月,叶老在《读书和受教育》一文中,更深刻地指出:“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这就把养成好习惯提到怎样做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金字塔,构成金字塔的塔基的,恰恰是人们所做的每件小事及做事的细节。对于我们的教育来说,这细节就体现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上,并在生活中实践之,而不是一个空空的道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往往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惯的养成是一切的基础。如果将好习惯比作一条小溪,那么细节就是汇集成小溪的每一滴水。谚语云: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微小的部分也能折射大的方面。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可塑之人,只要他有良好的习惯和踏实的态度。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在时间和实践的磨练下,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是一块闪光的宝石。

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对学生的引导和督促是一个长期工作,我们起着内化催化剂的作用。观察、反思、实践,连贯一体。一旦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

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学习为乐趣;自觉地看书、写字,积极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的习惯等,那么孩子的学习就会变得主动和高效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

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这样讲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在《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中,肖川还提到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一点也使我很受用。记得有一句广告语: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也不正是在告诉我们要积极地面对人生吗?“我是重要的!

我是快乐的!”我应该怀着美好的愿望,沉着、乐观、自信地对待生活的每一天。我们每天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我相信做事的效率会高,生活的品质会高,也会。

影响周围的人特别是学生。

二0一0年八月。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范文。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范文。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1 教育需要教师作一个有心人,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做准备,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是每个教师心底的愿望。通过教育,使我这个稚气未脱的青年变成了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而我又通过教育,将我所了解的知识 体验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教育,收获的不仅仅是知...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滨海县通榆中学朱祥。今天我读了 肖川先生的 好教育好人生 多篇教育随笔,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片平时教育学生画面,我作为32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读了这本书后感触很深。我们一定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好的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规划美好的人生。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应做到一下几个方面。一我们要用发...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滨海县通榆中学朱祥。为了我们一百多为教职员工过一个愉快的暑假,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休息之余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校长李旭在假期结束会议上发给没人一本书,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写好读后感,刚开始,我对这本的认识不咋的,只是知道肖川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但是我们李旭校长那样强调要认真阅读,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