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辽宁省教育学模拟卷

发布 2023-04-20 21:46:28 阅读 194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德育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按一般教育顺序,开端于【a】

a、知。b、情。

c、意。d、行。

2、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教育的【b】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意识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c】

a、上层建筑。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生产力。

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是【b】

a、考核法。

b、谈话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5、义务教育的根本性质是【c】

a、全民性。

b、基础性。

c、强迫性。

d、普及性。

6、“分组教学”的分组主要是按学生的【b】

a、年龄。b、学习成绩。

c、智力发展水平。

d、学习兴趣。

7、教学改革的核心是【c】

a、更新教学观念。

b、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c、改革教学内容。

d、实施个别教学。

8、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d】

a、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经常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查,这所体现的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c】

a、独立性。

b、多样性。

c、实践性。

d、自愿性。

10、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是【c】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生产方式。

d、生产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人的发展包括___和___两个方面。

12、教学的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__和___三种。

13、培养目标一般是指___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___

14、教学大纲主要由___和___两部分组成。

15、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___知识经验;关于___的知识经验。

16、教师备课首先要做好钻研教材、__和___三方面的工作。

17、课外校外教育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活动和___活动。

18、教师的素养包括___素养、知识素养和___素养三个方面。

19、德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问题;智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问题。

填空题答案。

11.生理心理。

12.语言模像。

13.教育目的具体化。

14.说明正文。

15.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

16.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7.小组个人。

18.职业道德能力。

19.方向本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我国普通学校应遵循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

2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什么会起主导作用?

22、为什么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23、在教学实际中,怎样正确贯彻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简答题答案。

20.我国普通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主要遵循八条德育原则,它们分别是:

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题提示:这类问题只要回答条目,一般一条1分,分行写最好。此外,又比如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

教学有哪些原则?德育有哪些途径?课外校外活动有什么意义等都属于这一类问题,应采取这种答题模式,不必再做解释,以节约应考时间。

21.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特殊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主要是: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这种目的性,可以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克服或排除不利因素,选择对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给学生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他们按一定思想政治方向发展,健康成长。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严格的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无法与学校教育相比。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形成教育工作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知识结构。他们明确教育的目的,懂得教育的方法,“闻道在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

22.教学生学会学习之所以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是因为:

1)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发挥创造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2)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18世纪时,知识量失效一半的周期为十代人,平均每代人失效10%;到20世纪末,获得的知识六年失效一“半,应用科学和尖端科学甚至缩短为三年。学生必须会学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

3)现代社会是知识密集的信息社会,出现了知识经济。社会越向前发展越需要知识,文化水平也要求越高。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和善于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知识和获得生动表象,使理性认识建立在感性认识之上,从而比较深刻地掌握知识。贯彻这一原则主要有三点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内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无论使用哪种直观材料,除了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外,还要注意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形成学生清晰和生动的表象。

2)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必须与讲解密切配合,让学生从观察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语气的激昂,能够引发学生的想像,给予丰富的感性认识,起到直观作用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试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论述题答案。

2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决定的。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儿童。班级中往往几十个学生,个性形形色色。

所以,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共同特征,而且还要针对学生个别特点进行教育。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变换和创新上。教师教学是-个长期过程。教师备课和上课,就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再认识、再加工的过程,发现新的教学方法,这都体现了教师创造性劳动。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就是说教师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偶然变化的情况,能迅速恰当地加以处理。这些偶然情况事先不能预料、无固定模式和程序。

因此,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措施,既表现了教师的应变能力,又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报考2023年辽宁省教育学

报考2012年辽宁省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须知。沈阳师范大学考点 一 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合格证书的特点。1 是教师资格认定说课的必备条件之一。2 区域限制,即仅限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说课之用,跨省无效。3 时间限制,教育学 心理学合格证书三年有效 当年算一年 单科成绩合格证明也照此办理。二 报考条件。...

2023年辽宁省继续教育

鞍山市2014年度继续教育考试 模拟考试 总成绩 87分。一 判断题 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 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解析。缴费环节,由个人所在单位为其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

2019教育学模拟卷

2011年湖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1.教育学已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这是教育学哪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b a.萌芽阶段 b.独立形态阶段 c.发展多样化阶段 d.理论深化阶段 2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