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年级数学教材教法剖析。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殆。首先是学情分析。
1、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一年级小朋友平均年龄6岁半,处于好动的年龄、注意力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且容易分散、易疲劳,教育家罗**曾说 “不管你讲得多好,学生没有听你的都是白讲”可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成功课堂的基础。因此,必须做好组织教学。
2、一年级学生处于思维发展过渡期。 大部分学生思维还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具有片面性、不可逆性、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演示法在教学中用到的特别多。
一年级学生,要耐心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实践证明,在经历一定训练后,除特殊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3、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由于家庭环境,智力因素、年龄层次等不同造成学生间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特征的学生区别对待。
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因为他比其他他同学傻很多。受自身学习态度、家庭环境影响,在课堂上表现不好,一开始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就此放弃了他们是不理智的。为了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我们应该多给予学困生帮助。
(幻灯)
4、知识技能发面:因家庭和智力影响,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我班20%的同学有着较好的基础,上课也比较认真,成为了课堂的主力军。
有40%的同学智力好、学习态度端正,一点就通,老师不用操太多心。还有35%的忧生,让老师很担忧的学生,他们主要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家里基本没有人辅导,如果能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相信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最后还有5%的特殊学生,智力有问题。
以上是学情分析,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本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幻灯)本册教学内容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三部分内容穿插安排。数与代数板块主要包括0~2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本册的教学重点。
图形与几何集中在第三单元,包括分一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的认识。最后一部分是综合实践和数学文化,整理与复习。
本册的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技能: (幻灯)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读、写0~20各数。 多数同学虽然会写却不规范,教学时要改正他们不良的书写习惯。
2、初步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的几何体。
4、了解按一种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5、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数学思考 (幻灯)
1、在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过程中,发展数感。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2、在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概念。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问题解决: (幻灯)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与20以内数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结合学生生活与实际,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与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相关的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情感态度: (幻灯)
1、通过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体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下,通过对数的认识和计算,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客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以上是本册教学目标分析。接下来我将对数与代数第二部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进行剖析。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部分包括5个小节: (幻灯)
~10各数的认识,7的加减法,9的加减法的加减法; 5、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幻灯)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0~5各数的认识及5以内数的加减法。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个数、顺序位置。学生对加法减法的含义也有初步的体会,多数同学能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部分口算有困难的同学也掌握了数手指、接着数、倒着数等计算方法。
在书写习惯方面对学生有有所规范,这些都为后面一单元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幻灯)6~10各数的认识,与1~5各数的认识相比较,略提高了要求。 1、不再将6~10各数从情境中逐个抽象出来,而是依据情境进行数数和认数,这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从借助实物、小棒数数、认数,过度到借助计数器数数、认数; 3、强化了对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4、本单元的计算也与5以内的加减计算有所不同。5以内的加减法是将将加法、减法分开编写,而本单元则是将加法、减法合在一起编写。
这样安排,体现了知识编排循序渐进、由简及繁的原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时沟通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如想加算减、以加助减。
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接下来说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幻灯)
1、在5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认、读、写6~10各数,能用6~10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6~10各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能用数表示物体的顺序和位置。
3、在具体的情境与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6~10的加减法;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在计算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经历与同伴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4、能对数、数学符号、算式等进行规范书写,逐步养成仔细看,细心算,认真写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幻灯)教学重点:6~10的认识和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区分并理解几个和第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几点:(幻灯)
1、 继续重视对数感的培养。 让学生养成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1~5各数认识的基础,引导学生用10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
2、是要强化对10的认识以及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教学。 与“5”一样,“10”在人们长期的计数中使用较多,同时,10的认识又是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以及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重要基础;而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又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因此,重视这些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是要联系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从本质上讲,它是两步计算,而本单元是要求学生口算出结果。学生要经历将口算的结果记在心中,凭借这个记在心中的数与第3个数相加减,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教学时要注意教给方法与适当练习相结合。
4、是要关注对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 本单元部分例题及习题都是通过情境图呈现简单实际问题,遇到此类题型时,不仅要求学生算一算,还要培养学生联系图画说图意,说列算式的理由,让学生初步获得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尝试教学法,新知识学习是建立在7分熟的基础上学习的,我们可以运用这7分熟引导学生**3分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幻灯)比如在教学的加减法例1时,先请同学们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根据这幅图可以写出哪些算式,在同学们交流**信息后自主列示,然后全班交流所列算式,并试着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后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给同桌说说你的方法,最后全班交流方法,老师领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在具体教学中贯穿着4方法6原则 。
(幻灯) 4方法及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谈话法---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获取、巩固知识。
讨论法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以获取知识。一年级学生讨论意识弱,容易各抒己见大声喧哗,但也要从现在开始培养他们讨论的意识。比如在的加减法教学中,让孩子们交流所见、所想,讨论如何列示、如何计算等。
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课件,帮助学生感知、理解知识,获得知识。 这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加减法计算、认识物体,分一分,作业讲解都离不开演示。在的加减法教学中,我用动画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知又来了2个孩子,再思考一共有多少个孩子时就要用+2。
演示法既方便了老师,又提高了学习有效性。
练习法---即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 练习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学以致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先快后慢,为了将知识保持在头脑中,及时练习很有必要。
通过完成课堂活动等练习题巩固知识。为了牢牢巩固所学知识,适当过度学习是有必要的,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以后的附加学习,如一首短诗,某人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在能够背诵之后增加的学习(如再读5分钟或再读5遍)便是过度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记忆效果最好。
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
6原则: 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幻灯)1、直观性原则---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主要依靠形式、声音、颜色和感觉进行思维。运用多**、**等直观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课件、**等)
2、启发性原则---7分熟的基础上学习3分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一年级数学教材教法阶段性剖析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年级数学教材教法剖析。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殆。首先是学情分析。1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平均年龄6岁半,处于好动的年龄 注意力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 且容易分散 易疲劳,教育家罗 曾说 不管你讲得多好,学生没有听你的都是白讲 可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成功课堂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阶段性测试 三
姓名成绩。一 认真计算,细心检查。共30分 1 直接写出得数。12分 2 用竖式计算。18分 二 认真思考,准能填好。18分 2.70比 大1 比80小1。3.5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5.找规律接着填数或接着画。6 估一估,在得数是四十几的算式后面画 三 仔细推敲,慎重选择。9分 1 小芳做了26...
一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性检测
小朋友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一半儿了,你的数学学得怎么样呢?好!那就马上进入数学王国挑战一下自己吧!班级姓名分数。一 看读写数,字要工整。5分 二 认真动脑,你一定填的又对又快。35分 1 1 在多的后面画 2 在长的后面画。3 装水最多的画 装水最少的画 3 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4 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