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理论口试题

发布 2023-03-26 13:14:28 阅读 2683

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理论口试题、答案及其评分标准。

一、概念题1.健康。

答: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2.亚健康。

答: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边缘状态的一种身体状况。3.生活方式病。

答:指由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过少、吸烟、酗酒、吸毒与精神紧张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4.心理障碍。

答:是由心理弱点和思想疙瘩不能解开而导致精神处于不良状态。5.体能。

答:体能又叫做体适能,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的身体适应能力,包括与健康和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6.反应时。

答:指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生理反应的时间。7.生理健康。

答:指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8.道德健康。

答:道德健康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思想品德和人格自我完善两部分构成。9.社会健康。

答:社会健康,也称社会适应性,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10.心理健康。

答:心理健康是指由社会环境引起的心理活动,心理健康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1)心理健康的人,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能保持心理的平衡;2)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

11.有氧锻炼计划。

答:是指导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锻炼的一种方法。12.超负荷原则答:

是指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身体或特定的肌肉所受到的刺激强于不锻炼时或强于已适应的刺激强度。13.柔韧性。

答:是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和其它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身体练习而得到提高。14.心肺耐力。

答:指一个人持续身体活动的能力。良好的心肺耐力对体育运动,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5.力量素质。

答:是指机体在短时间内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是完成多种活动的基础。16.最大心率。

答:指人体做极限运动时的心搏频率。一般用以下公式计算:

最大心率=220-年龄。17.靶心率答:指通过有氧运动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时有效而且安全的运动心率范围,常用它来调节人体的运动负荷。

18.肌肉耐力。

答:指一块肌肉或肌肉群在一段时间内重复进行肌肉收缩的能力,与肌肉力量密切相关。19.生物钟答:

是指人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有一个固定的规律,就想中表那样有节奏地控制和调节着机体,使神经系统形成有规律的“动力定型”,使人体各部分保持其独特的协调节奏。20.运动强度。

答:是指锻炼时人体承受的生理负荷量。21.恢复性原则。

答:人体机能的提高是通过锻炼、疲劳、恢复、再锻炼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实现的。由于锻炼会使身体产生疲劳,因此,要想从锻炼中获得最大的效益,在下一次锻炼之前必需注意休息,保证体力得以恢复,即为恢复性原则。

22.平衡。

答:指当运动或静止站立时保持身体稳定性的能力。二、简述题。

23.心理健康一般有哪三个方面的标志?

答:1)人格完整,情绪稳定,有自知之明(25分);2)有充分的安全感,人际关系正常(25分);3)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能切合实际地追求自己的理想(25分)。24.体育锻炼对人体哪些系统有积极的影响?

答:1)对新陈代谢系统有影响(12分);2)对运动系统有影响(12分);3)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12分);4)对呼吸系统有影响(12分);5)对消化系统有影响(13分);6)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14分)。25.什么是心理障碍性疾病?

答:是指在外界环境和自身心理弱点的诱因作用下(25分),导致人们思维、情感、行为障碍的疾病(25分),包括精神**症、抑郁症、过敏症、狂躁症、行为与情绪障碍症等(25分)。

26.怎样维护健康?(说出5点即可)答:1)坚持体育锻炼(15分);2)控制体重、防治肥胖(15分);3)保证良好的睡眠(15分);4)合理膳食,平衡营养(15分);5)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15分);6)顺应生物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15分);7)戒烟、禁毒(15分);8)节制饮酒(15分);9)避免和清除环境污染,保持机体与环境平衡(15分);10)加强个人的安全防范(15分)。

27.导致人体亚健康的因素有哪些?答:1)过度疲劳(15分);2)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偏食、暴饮暴食等(15分);3)环境污染,接触过多有害物质(15分);4)人体自然老化(15分);5)缺乏运动(15分)等。

28.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尽管具体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但为了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提高锻炼效果,应遵循以下原则(3分):1)体育锻炼的fit原则(9分);2)超负荷原则(9分);3)循序渐进原则(9分);4)安全性原则(9分);5)专门性原则(9分);6)恢复性原则(9分);7)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9分);8)大小运动量相结合的原则(9分)。

29.体育锻炼的监控方法有哪些?

答:1)知晓自己的体能和健康状况(15分);2)运用心率来调控运动强度(15分);3)体。

育锻炼过程中的调控(15分);4)防止过度疲劳(15分);5)对锻炼环境的监控(15分)。30.增强肌肉力量、耐力有何重要性?

答:1)不仅可增加肌肉体积和提高运动成绩,且对健康有重要价值(15分);2)减脂肪和改善身体成分(15分);3)改善骨骼状况、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15分);4)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损伤(15分);5)有利于心血管机能的发展和提高(15分)。三、多项选择题。

31.目前我国三大类疾病主要包括(abc)

a.生活方式疾病;b.心理障碍疾病;c.性传播疾病;d.感冒32.运动不足病一般包括(abcd)

a.肥胖症;b.冠心病;c.高血压病;d.动脉硬化症;33.下列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有哪些(abcd)

a.心肺耐力;b.柔韧性;c.肌肉耐力;d.身体成分;34.下列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有哪些(abc)

a.速度;b.力量;c.灵敏性;d.神经肌肉协调能力。35.肌肉耐力评价方法有(abc)

a.一分钟仰卧起坐;b.仰卧起身;c.一分钟俯卧撑;d.台阶实验。36.心肺功能评价方法有(abc)

a.12分钟跑;b.台阶实验;c.肺活量测定;d.一分钟俯卧撑37.柔韧性评价方法有(ab)

a.肩部柔韧性测试;b.坐位体前屈;c.台阶实验;d.12分钟跑。38.健康中“五快三良好”中的“三良好”是指(acd)a.良好的个性;b.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c.良好的人际关系;d.良好的处世能力。39.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有:

(abc)

a.步行;b.慢跑;c.骑自行车;d.举重。

40.每周有氧锻炼(ad)次,不能使心肺功能取得最佳效果;a.2次;b.4次;c.3次;d.1次。

四、是非判断题。

41.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没有疾病。(√

42.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边缘状态的一种身体状况。(√43.健康实质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方面内容。(×44.体育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

(√45.体重不正常的持续上升为过度疲劳的症状之一。(×46.台阶实验是肌肉耐力的评价方法。(×

47.神经肌肉协调能力是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48.12分钟跑是心肺功能的一种评价方法。(√

49.专门性原则不是发展肌肉力量、耐力的原则。(×50.增强肌肉力量、耐力与身体健康无关。(×

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理论口试题

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理论口试题 答案及其评分标准。一 概念题。1 体育锻炼。答 是人们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 增进健康 增进体质 调节精神 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2 适宜负荷原则。答 适宜负荷是指体育锻炼要有恰当的生理和心理负荷量。适宜负荷原则的实质是遵循人体发...

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健康试题

一 填空题。1 向前看齐两手相对五指并拢看学生 后脑勺 2 在队列教学中向左转时以那个脚为轴 左脚 3 稍息动作,两手背在体后两脚前后开立还是左右开立 左右开立 4 在体育教学中 齐步和跑步走时立定跟那个脚 跟右脚 5 投掷沙包或垒球用那个手左手 右手 右手 二 判断题。1 交通规则左边通行。2 饮...

一年级语文试题第一学期期终练习 口试部分

口试部分 一正确朗读词语。教室草地 捉虫青蛙做操弹琴看见乌鸦怎么热闹游来游去不以为然钓鱼生病人造卫星小时候迷路睡觉脚印。说明 新教材要求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所学的生字,因此,考查时不要求认读单个汉字,只要求认读词语。所选词语都包含教材要求认读的生字,且涉及拼音学习中的难点,如,平翘舌音 前后鼻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