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二学期体育理论口试题

发布 2019-12-17 08:09:28 阅读 5589

二年级第二学期体育理论口试题、答案及其评分标准。

一、概念题。

1.自我监督。

答:是指锻炼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自身生理机能和健康状况观察和评定的一种方法。也是全面体格检查的一种补充。

2.运动性贫血。

答: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因运动引起的这种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减少,即称为运动性贫血。

3.运动性昏厥。

答: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而发生的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即为运动性昏厥。

4.运动中“极点。

答:在剧烈运动时,特别在中长跑时,能量消耗大,下肢回流血量减少,氧债不断积累,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难忍、下肢沉重、动作不协调,甚至有恶心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之为“极点”

5.第二次呼吸。

答:极点出现后,适当减慢运动速度,并注意加深呼吸,坚持下去,上述生理反映将逐步缓解与消失。随后机能重新得到改善,氧**增加,运动能力又将提高,动作变得协调有力。

此现象标志着“极点”已有所克服,生理过程出现新的平衡。此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之为第二次呼吸。

6.脱臼。答:因受外力作用,使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叫关节脱位,又称脱臼。

7.脑**。

答: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使大脑管理平衡的膜半规管、椭圆囊、球囊等感受器机能失调,直致引起意识和机能的一时性障碍,即称为脑**。

8.急救。答:是指对运动中突然发生的严重损伤,进行紧急、初步和临时性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转送医院进一步**创造条件。

9.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答:进行时将患者仰卧,头部后仰,托起下颌,捏住鼻孔,压住环状软骨,防止空气吹入胃中,急救者随即深吸一口气,两口相对,将大口气吹入患者口中,吹气后将捏鼻子的手松开。如此反复进行。

吹气频率每分钟16-18次,直至患者自主恢复呼吸为止的方法,即为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10.冷敷法。

答:是指用冷水冲洗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或用氯乙烷喷射,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感觉,从而进行止血、止痛和减轻局部肿胀的方伞?/div>

11.心脏胸外挤压法。

答:将患者仰卧,急救者;两手上下重叠,用掌根置于患者的胸骨下半段处,借助于体重和肩臂力量,均匀而有节律地向下施加压力,将胸壁下压3-4厘米为度,然后迅速地将手松开,胸壁自然弹回。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以60至80次的节律进行,直至恢复心脏跳动为止。

12.肌肉痉挛。

答:俗称抽筋,是肌肉收缩与放松不协调,出现不自主的强直收缩,变得坚硬,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

二、简述题。

13.传统养生的原则有哪些?

答:保养精神的原则(15分);适应四时的原则(15分);动静结合的原则(15分);护肾保精的原则(15分);补脾益胃的原则(15分);

14.自我监督的意义。

答:⑴有助于及时了解自己在锻炼过程中生理机能变化(15分);⑵有助于预防疲劳(15分);⑶有助于调整锻炼计划和运动负荷(15分);⑷并为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内容和方法提供依据(15分);⑸为医生体格检查提供参考(15分)。

15.运动中腹痛产生的原因。

答:多数在中长跑时产生。原因⑴准备活动不充分,内脏器官功能尚未达到竞赛状态,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腹痛(15分);⑵运动前吃得过饱,饮水过多(15分);⑶腹部受凉,引起胃肠痉挛(15分);⑷少数因运动时间过长或过于剧烈,使下腔静脉压力上升,引起血液回流受阻(15分),⑸或因肝脾淤血,膈肌运动异常,致使两肋部胀痛(15分)。

16.运动中腹痛发生的预防。

答:⑴宜在饭后一小时进行运动(15分);⑵做好准备活动(15分);⑶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并注意呼吸节奏(15分);⑷夏季运动要适当补充盐分(15分);⑸对于各种慢性疾病引起的腹痛应就医检查,病愈之前,应在医生和体育教师指导下进行锻炼(15分)。

17.运动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

答:⑴由于运动时,肌肉对蛋白质和铁的需求量增加,一旦需求量得不到满足时,即可引起运动性贫血(30分);⑵运动时,脾脏释放的溶血卵磷脂能使红细胞破裂,致使红细胞的新生与衰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运动性贫血(45分)。

18.运动性贫血的处置?

答:处置:适当减小运动量(25分),必要时暂停运动(25分),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口服硫酸亚铁(25分)。

19.运动性贫血的预防?

答:预防:遵循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原则(25分),调整膳食(25分)。如运动时经常有头晕现象时,应及时诊断医治,以利正常参加体育锻炼(25分)。

20.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

答:其目的在于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15分)。其作用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5分);扩大肌肉、肌腱和关节的活动范围(15分);克服内脏器官机能的惰性,加强心血管和呼吸器官的活动能力(15分);使机体各方面的功能达到适应锻炼或训练时的要求,预防或减少肌肉、关节和韧带的损伤(15分)。

21.为什么要做整理活动?

答:它是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有效措施(25分)。因为运动对身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并不会随着运动的停止而同时消失(25分);同时通过整理活动,可以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使肌肉中血液畅通,有利于偿还氧债,排出二氧化碳和清除代谢产物,以减轻肌肉酸痛和消除疲劳(25分)。

22.为什么进餐后不宜立即运动?

答:因为饭后胃肠已开始紧张工作,毛细血管开放,大量血液流入消化器官,此时若进行剧烈活动,大量血液就要从胃肠道流进骨骼肌,使消化机能减弱(25分)。长此以往,轻则引起消化不良,重则导致消化道慢性疾病(25分);另外,饭后胃内已充满食物,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食物的重力和运动的颠簸作用,会牵拉肠系膜,易引起腹痛(25分)。

因此应避免饭后剧烈运动。

23.运动性昏厥发生的原因?

答:由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45分)。也和剧烈运动后引起的低血糖有关(30分)。

24.当同伴产生运动性昏厥时,你应当怎样进行急救?

答:处置:应立即使患者平卧,足略高于头部(15分),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或拍击(15分)。

同时用手指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给氨水闻嗅(15分)。如有呕吐,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如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15分)。轻度休克者,应由同伴搀扶慢走一段时间,帮助进行深呼吸,即可消失症状(15分)。

25.简述运动性损伤的主要原因。

答:⑴思想麻痹大意(15分);⑵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15分);⑶内容组合不科学,方法不合理,纪律松散及技术上的错误等(15分);⑷运动场地狭窄,地面不平坦,器械安置不当或不坚固(15分);⑸空气污浊、噪音、光线暗淡、气温过高或过低,以及运动服装不符合要求等(15分)。

26.当你的同伴踝关节严重扭伤时,你应当如何进行急救?

答:处置:受伤后,应立即冷敷(15分);用绷带固定包扎,并包扎伤脂(15分);24小时后,根据伤情采取综合**,如外敷伤药、理疗、按摩等,必要时作封闭**(15分);待病情好转后,施行功能性练习(15分);对严重患者,可用石膏固定(15分)。

27.运动中暑时如何处置?

答:首先将患者扶送到阴凉通风处休息(25分),同时采取降温消暑方法,如解开衣领、额部冷敷作头部降温,喝些清凉饮料(30分),并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等(20分)。

28.如何预防运动中暑?

答:在高温炎热季节锻炼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和锻炼时间(20分);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锻炼(20分);夏天在室外锻炼时,应戴白色凉帽,穿宽敞薄衣(20分);在室内锻炼时,应保持良好通风并备有低糖含盐的饮料(15分)。

29.心理健康的标志。

答:1)有理想(15分);2)能克制现实的欲望,知足常乐等(15分);3)情绪稳定(15分);4)充分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15分);5)有较强的适应能力(15分);。

30.吸烟的具体危害。

答:1)导致人体各种癌症(15分);2)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危害(15分);3)会对眼角膜或其它系统造成损害(15分桑?)诱发冠心病(15分);5)抑制胎儿发育(15分)。

31.肩关节扭伤时如何处置?

答:单纯韧带扭伤,可采用冷敷(15分),加压包扎(15分)。24小时后可采用理疗、按摩和针灸**(15分)。

出现韧带断裂时,应立即送医院缝合和固定处理(15分)。当肩关节肿胀和疼痛减轻后,可适当施行功能性锻炼,但不宜过早活动,以防转入慢性(15分)。

32.在运动中肢体挫伤后如何处置?

答:在24小时内冷敷或加压包扎(15分),抬高患肢或外敷中药(15分)。24小时后,可按摩或理疗(15分)。

进入恢复期可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15分)。如怀疑内脏损伤,则做临时性处理后,送医院检查和**(15分)。

三、多项选择题。

33.我国最早的传统养生术有( abc )

a.熊经鸟伸; b.导引; c.按摩保健; d.太极拳。

34.太极拳的特点是( abcd )

a.轻松柔和; b.连贯均匀; c.圆活自然; d.协调完整。

35.准备活动的作用在于( acd )

a.能克服机体生理惰性; b.有利偿还氧债和消除疲劳;

c.能预防运动损伤; d.能调节运动情绪。

36.准备活动的要求为( abd )

a.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

b.使内脏器官、肢体的活动幅度和肌肉力量达到适宜的工作状态;

c.运动心率达到100~120次/分;

d.运动心率达到130~160次/分。

37.运动中“极点”过后,出现“第二次呼吸”,其生理状态、运动能力表现为( cd )

a.大脑氧债进一步积累; b.运动能力开始下降;

c.生理过程出现新的平衡; d.运动能力得到恢复。

38.运动中产生腹痛的主要原因是( abcd )

a.腹部脏器功能失调; b.呼吸紊乱、膈肌运动异常;

c.运动前吃得过饱或饮水过多;d.腹部受凉。

39.肌肉痉挛的主要原因是( abcd )

a.剧烈运动时肌肉收缩与放松协调关系破坏; b.局部肌肉产生疲劳;

c.肌肉受到寒冷刺激; d.运动情绪过度紧张。

40.预防运动性中暑的主要方法是( abc )

a.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锻炼; b.室内锻炼时要有良好通风;

c.宜穿浅色运动服,室外锻炼时要戴遮阳帽,减轻运动量,缩短运动时间;

d.减少饮水和饮食。

41.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 acd )

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理论口试题

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理论口试题 答案及其评分标准。一 概念题。1 体育锻炼。答 是人们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 增进健康 增进体质 调节精神 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2 适宜负荷原则。答 适宜负荷是指体育锻炼要有恰当的生理和心理负荷量。适宜负荷原则的实质是遵循人体发...

体育理论试题 二年级

大学体育第五章题库。一 单项选择。1 属于运动处方的对象是 a 从事体育锻炼者 b.专业运动员 c.任何人 残疾人。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什么运动 a a.有氧运动 b.无氧运动 c.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运动 d.什么运动都可以。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体育锻炼的目的 d a.增强体质 b.增进健康 c....

二年级下学期口试题

一 1 照样子,说一说。遮掩遮遮掩掩 2 照例子填入合适的词语。例 奔向 田野 寻找脱掉的小草。二 1 照样子,说词语。揉了揉了了。轰隆隆红绿 2 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瑰 u u 浇 n o ji o 渐 ji n c n 九 1 找反义词。清晰稠密薄 2 叠词。干净平安快乐。十 1 比一比,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