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 和蔼人迹罕至 (hn) 人声鼎沸。
b.搓捻(niàn) 奥秘不求甚解(shèn) 小心冀冀。
c.尴尬(ji弹簧恍然大悟(huǎnɡ) 饥肠鹿鹿。
d.枉然(wànɡ) 悔恨煞有介事(shà) 戳然不同。
2.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c.王老师说这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d.云南**突如其来,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
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bcd
5.下列几组句子中表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这能全怪我吗这能怪我吗?
b.四年租金为三万元。 四年租金各为三万元。
c.你的判断难道会准确吗? 你的判断不会准确的。
d.我们永远不会成功。 我们难免会失败。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欣赏下面诗歌,完成题。(4分)
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注】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②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6.诗中写实的诗句是( )
a. 律回岁晚冰霜少b.春到人间草木知。
c. 便觉眼前生意满d.东风吹水绿参差。
7.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抓住立春这一节气,描绘出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写出了大自然的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诗歌也流露出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2分)
两脚书橱。毗陵陈济先生①善记书,其长子道侍侧,问曰:“外人云翁②善记,试探一书请诵之可乎?
”曰:“可。”得朱子③成书,曰:
“是书固难记,汝可举首句。”如其言,遂朗诵终篇,不误一字。当时文庙④尝谓济两脚书厨云。
注】①毗陵陈济先生:毗陵,地名,今江苏常熟。陈济,明朝人,曾担任《永乐大典》编纂总裁。
下文“道”指其儿子陈道。②翁:父亲。
③朱子:朱熹。成书:
极为深奥的书。④文庙:即明成祖。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长子道/侍侧b. 外人云/翁善记。
c.是/书固难记d. 当时/文庙尝谓济两脚书厨云。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固2)如。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试探一书请诵之可乎?
2)当时文庙尝谓济两脚书厨云。
1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写的故事。(2分)
12.本文中的陈济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3.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2)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4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5)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论语》十二章》)中辩证地阐述了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4分)
剩下半碗饭王韭。
①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
②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
③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哈哈哈!”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④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我开始颓废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
⑤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
⑥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
每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正好“喂”推门而入,我举着信问他:
“谁写的?”他本能地说:“我的一些朋友。
”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
⑦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
”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
”我停下手,泪眼朦胧:“真的?”“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知道你文章的好坏?
”⑧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哥,我吃不完,给你吧。”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
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里。他想笑却哽咽道:“妹妹的剩饭本来就应该是哥哥吃的。
”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
14. 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4分)
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
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求同学们写信给编辑。
15. 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3分)
16. 如何理解第⑧段加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
17. 为什么“我”最后不再称他为“喂”了?这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6分)
三袋米的故事。
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
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涨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
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
“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
”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为 卷 卷和 卷三部分。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 卷 选择题共24分 一 基础 积累 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a 菜畦 w 屋檐 y n 繁衍 y n 饥肠辘辘 l b 倜傥 ti o 宿儒 r 搓捻 ni n ...
固本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学号姓名成绩。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 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 沙堤 t 栖息 q 幽径 y u 澄清 d n b 蓑衣 su 伦敦 d n 卖弄 n n 乌桕 ji c 碣石 ji 丁丁 d n 抖擞 s u 济南 j d 黄晕 y n 贮藏 ch 青翠 cu 肥硕 sh...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苏教版
第三单元测试题。姓名得分。温馨提示 你现在看到的是试卷部分。请冷静下来,仔细读题,认真思考,运用积累,开动脑筋。相信你一定能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请务必牢记 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并工整书写,字体端正,字迹清楚,卷面要整洁,否则要扣分。试题满分145分,卷面5分,共150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