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第2页:答案: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白天气温高,光合作用强,利于糖分的积累,夜间气温低,呼吸作用弱,糖分不易分解,因此,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课本第3页:1、答案:图1-1反映的是滑雪运动,滑雪运动一般应在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开展,因为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分别受纬度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温低,气温低才能有降雪,所以只有这两类地区才能开展滑雪运动。
图1-2反映的是冲浪运动,这种运动一般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开展,因为冲浪运动需要海水温度较高,风浪较大,一般低纬度近海地区具备这种条件。
2、答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了解商品的产地可以知道很多地方,也能知道各地的特产。
3、答案:生活中需要地理知识的例子很多,比如:我们了解了天气变化的基本原理,学会收听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就能够及时了解天气信息,安排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我们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辨别方向,就不会在森林和沙漠中迷路。总之,地理知识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课本第5页:1、答案:土地:
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森林:提供木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生态平衡2、答案:
贝贝喜欢溜冰、打雪仗等活动,因为黑龙江在我国东北,冬季寒冷、且有降雪,冰雪运动是我国北方人比较喜欢的运动方式,玲玲喜欢的活动是游泳,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份,地处热带,四面环海,海水温度一年四季都很高,可以说是一年四季中都有很大的天然海滨浴场,所以玲玲喜欢的运动是游泳。
课本第9页:1、图1-15的比例尺小,图1-16的比例尺大。2、图1-15表示的范围大,图1-15表示的内容简单。
3、图上距离是1.05厘米,比例尺是1:10000000,实地距离=1.
05÷1/10000000=10500000厘米=105千米。
课本第10页:1、火车站在宾馆的西北方向。2、图上距离是3厘米,比例尺是1:
100000,实地距离=3÷1/100000=300000厘米=3000米。3、应该选择3路公交车,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能够到达公园的公交车有2路和3路,能到宾馆的只有3路,所以乘3路公交车既不用转车,也不用绕远路。4、从a到b是逆风。
5、ab的图上距离是1.7厘米,比例尺是1:100000,ab的实际距离=1.
7÷1/100000=170000厘米=1700米。 时间=路程÷速度=1700÷20=85分钟。
课本第15页:1、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一周依次穿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2、海边看船、登高望远、月食等。
课本16页:2、两条经度相差180°-0°=180°。3、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课本第18页;1、从赤道向北、向南,纬线的度数是增大。2、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属于低纬度地区。3、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经度的度数是逐渐增大至180°。
课本第19页、2、虽然地轴和经线都连接南北两极,但是地轴连接南北两极是从地球仪的内部连接的,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是从地球表面连接的,且地轴是一条直线,而经线是弧线3、(下图)
4、改变的,而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飞机首先向北极方向飞行,那它开始的飞行方向是朝北,当它经过北极点后方向改为朝南,再经过南极点后,改为朝北。另一种是飞机首先向南极方向飞行,那它开始的飞行方向是朝南,当它经过南极点后方向改为朝北,再经过北极点后,改为朝南。
课本第21页:1、贝贝的说法错误,因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贝贝现在站的地点全部在20°w以东,所以贝贝现在全部站在东半球,而玲玲说法正确,她现在站在160°以东,所以她现在站在西半球。2、贝贝站立的是经度是0°,纬度30°n。
3、玲玲大致在贝贝的东北方向,贝贝大致在玲玲的西南方向。
课本第22页:1、由于地球表面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从太空看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因此把地球称为水的行星或水球一点也不为过。由于从古至今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在陆地上进行,而且以前人们的科技落后,活动范围狭小,他们对海洋认识极少,所以就把我们生活的星球命名为地球。
2、海洋面积大。
课本第23页: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五个大洲,分别是: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
位于北冰洋沿岸的三个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都位于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都位于东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
课本第24页:1、大洲一般以天然的山脉、河流、海峡和人工开凿的运河为界,但。
这样的界限对大洋洲和南极洲并不适用。2、
课本第29页:1、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
课本第30页:1、a点海拔是100米,b点海拔是200米,所以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100米,山顶的高度应该在800米以上,从b登山线路较陡,而从a登山线路较缓,因为从b处到山顶的等高线比从a处到山顶的等高线密集。
课本第33页:1、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广阔的海底。2、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现在的海底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在海平面以上,为陆地。
3、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说明现在的陆地由于不断的拉伸,以后会形成海洋。4、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说明现在的地中海由于两侧的陆地不断地靠近,最终将消亡变成陆地。启示:
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确实存在着海陆的变迁,沧海桑田的故事确实存在,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是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课本36页:1、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大西洋是板块张裂形成的。2、环太平洋地带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以及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频繁,所以这一地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和**。
课本第37页:1、小震报大震、地下水异常、动物反应异常、出现地声、出现地光、植物开花异常等。2、躲在床下和到户外空旷处是正确的,紧抱电线杆是很危险的。
课本第39页.5, 1.33 。
3、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速度十分缓慢,十八世纪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含义:
按照近二十年来的增长速度,世界上平均每年要增加8158万人,每天要增加22.4万人,每小时要增加9313人,每分钟要增加155人,每秒钟要增加2.6人,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称为人**炸的时代一点也不为过。
课本第40页:自然增长的人口=6562×(1.15%-0.68%)=6562×0.47%=30.8414(万人)
课本第41页:1、中国的总人口13.18亿人=1318000000人,面积960万千米2=9600000千米2,人口密度=1318000000÷9600000=137.
3人/千米2;澳大利亚=21000000÷7680000=2.7人/千米2。五个国家的人口密度相比,中国的人口密度最大,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最小,因此中国的人口最稠密,澳大利亚的人口最稀疏。
2、人口在200人/千米2以上的有: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从自然条件看,这四个地方都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气温适中,降水适度,气候较为适宜,同时地势平坦,都在平原地区,,所以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另外经济条件也影响人的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居住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的东部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密度在1人/千米2以下的地区是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以人口稀少。
课本第42页:1、说明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世界上的耕地面积本来就不大,如果我们只注重发展经济而不注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耕地的话,有一天会自食恶果。2、缺水问题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资源问题,凡是人口还在增长的地方,人均淡水供给量都在减少。
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会相应的增加,而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必然会导致水资源供不应求,从而出现水危机。
课本第43页:1、含义:⑴大气污染,环境恶化;⑵滥发森林,水土流失;⑶水资源极度匮乏,大部分国家长期缺水;⑷过渡放牧是土地荒漠化,过度捕捞破坏海洋生态平衡;⑸乱占耕地,导致饥饿贫穷。
2、不是,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资源总量决定了这个国家适宜生存多少人。一个国家如果人口过少的话,就会有大片的土地荒芜,导致劳动力明显短缺,国防兵员不足,人口老龄化,这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课本第44页:1、原因:城市里的收入高,生活条件好,医疗卫生条件好,教育先进,而且有较好的发展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2、图中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措施:⑴控制人口增长,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中国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⑵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珍惜各种资源,树立科学的人地发展观。不要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忘了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课本第46页:1、黑色人种→非洲南部,白色人种→欧洲,黄色人种→亚洲东部。2、有,各人种的体质特征都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的肤色大致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的变浅这与世界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人的毛发和鼻形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非洲人的卷发、黑**,白欧人的鼻子高而窄等。3、南北美洲有黑人的原因是被殖民者贩卖到美洲当劳工的黑人的后代。
课本第48页: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语言有英语。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英语在世界上广泛流行,是因为在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也就带去了英语,所以英语的影响也波及世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现在已超过4亿。
课本第50页:1、西亚→伊斯兰教→图3-16清真寺,欧洲→**教→图3-17教堂,东亚→佛教→图3-18寺院。
课本第52页:1、图中所示的村庄是傍河而生的村庄的主要建筑物都分布在河流的两岸。
村庄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人口不断增多,就演变成了城镇,图中村庄在河岸又增加了大量的建筑物,说明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右边的景观**,我们可以看出城镇的建筑物的密度加大了,而且房屋建造得更加现代化了。②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建筑物越来越多,而且多为楼房,取代了以前的平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商业网点也不断增多,由城镇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景观变化很大,城市的民居一般都是楼房,在市区内农田是不可见的,道路更加通畅。③乡村的人口主要从事的行业是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等。
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的是工业和服务业。也就说明以前的乡村人口,将不再务农,而成为工人或服务行业的员工。他们的生活节奏也将加快,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优越,会享受到比以前更好的教育条件和医疗环境。
④比较大的城市一般多形成在中低纬度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交通便利,一般都在沿海、沿河、交通枢纽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可从事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种行业。气候条件良好,温暖湿润。2、⑴在寒冷的地区,一般冬季的气温都很低,当地民居墙体厚实,窗户较小且有两层玻璃,屋内有壁炉或火炕,主要是为了冬天取暖和保暖,而屋顶高耸是为了第二年春天积雪融化的时候,能够顺利的把融化的雪水排到地面上,以免发生渗漏,损坏房屋。
⑵湿热地区的房屋墙薄,门窗开得很大,主要是为了散发热气和湿气,这种地方的降雨量较大,排水设施完善,能把降水尽快排到地面。3、东南亚的民居一般都是两层的,下层用木杆支起,一般不住人,而上层住人,这种民居的建筑方式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多雨的自然环境。4、北非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干燥,降水特别少,屋顶是平的,白天可以晒东西,夜晚可以在上面乘凉,由于昼夜温差大,墙厚窗小,可以降温保暖,减少风沙的侵入。
5、民居临河临湖分布的的原因之一是这里有丰富的水源,而且古代水运在交通运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河流的中下游和入海口往往由河流形成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适合人类的居住,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
第一章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1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地球和地图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十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十一章 p4页活动。第一十二章回顾历史 球体认知漫长,科学 艰辛。第一十三章数据运用 描述地球大小,感受量化比较。第一十四章 个 100000 第一十五章 p6页活动。第一...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p4页活动。1 回顾历史 球体认知漫长,科学 艰辛。数据运用 描述地球大小,感受量化比较。个 100000 p6页活动。1 纬线特点 1 纬线 除了极点外 都是圆。2 纬线长度大小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直至极点缩为两个点。3 同一...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答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p4页活动。1 回顾历史 球体认知漫长,科学 艰辛。数据运用 描述地球大小,感受量化比较。个 100000 p6页活动。1 纬线特点 1 纬线 除了极点外 都是圆。2 纬线长度大小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直至极点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