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测试(二)人教实验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6分)
1.选择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4分)(
a.惊惶(huán风筝(zhēnɡ)
花蕾(lěi苦心孤诣(yì)
b.花瓣(bàn痒酥酥(shū)
反省(xǐn凋谢(chóu)
c.濯洗(zh啜泣(chuò)
训诫(xi骇人听闻(hài)
d.赏赐(ch黯然(àn)
小憩(q称职(chènɡ)
2.选择下列各项字形全对的一组(4分)(
a.厄运风韵撤消绝处逢生。
b.训械辍泣纳罕心惊肉跳。
c.庸禄茁壮辜负小心翼翼。
d.玷污洗濯饥寒擎天憾地。
3.指出下列各项中修辞方法说明不当的一项(4分)(
a.“一年之计在于春”。(引用)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比喻)
d.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排比)
4.古诗文默写。(4分)
1)潮平两岸阔次北固山下》
2)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二、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朝三暮四。宋有狙公(1)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2),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1)养猴子的人。(2)橡树的果实。
5.用“/”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4分)
6.翻译下列句子(3分)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7.这则故事给人的启示是什么?(5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读伊索寓言(节选)
钱钟书。比我们年轻的人,大概可以分作两类。第一种是和我们年龄相差得极多的小辈;我们能够容忍这种人,并且会喜欢而给以保护;我们可以对他们卖老,我们的年长只增添了我们的尊严。
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的厌恨以至于嫉忌,他们已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而我们的年龄又不会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这两种态度是到处看得见的。譬如一个近三十的女人,对于十**岁女孩子的相貌,还肯说好,对于二十三四的少女们,就批判得不留情面了。
所以小孩子总能讨大人的喜欢,而大孩子跟小孩子之间就免不了时常的冲突。一切人事上的关系,只要涉及到年辈资格先后的,会证明了这个分析的正确。
从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它积的阅历愈深,年龄越多。
所以我们仅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的反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
这些感想是偶尔翻看《伊索寓言》引起的,是的,《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给与我们三重安慰。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
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的读物,看了愈觉得我们是**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第三呢,这部书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变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我们看到这许多蝙蝠、狐狸等的举动言论,大有发迹后访穷朋友、衣锦还乡的感觉。
但是穷朋友要我们帮助,小孩子让我们教育,所以我们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很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
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使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间,他又是屈尊下头的文化分子;这当然不是蝙蝠,这只是一人。
乌鸦的故事:上帝要拣最美丽的鸟儿做禽类,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挑选,果然为上帝挑中;其他鸟类大怒,把它插上的毛羽都撕下来,现出乌鸦的本相。这就是说:
披着长头发的,未必就真是艺术家;反过来说,秃顶无发的人当然未必是学者或思想家。寸草不生的头脑,你想还会产生什么旁的东西?这个寓言故事也不就此结束,这只乌鸦借来的羽毛全给人家拔去,现了原形,恼羞成怒。
提议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个干净,到那时候,大家光着身子,看真正的孔雀、天鹅跟乌鸦有何。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
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尽了气,问小蛙道:“牛有我这样大么?
”小蛙答说:“请你不要涨了,当心肚子爆裂!”这母蛙真是笨坯!
她不该跟牛比伟大的,她应该跟牛比娇小。所以,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无一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
这样,彼此各得其所,当然会相安无事。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了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她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
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
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是酸的,不吃也罢!
”就是吃到了,它还要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假如它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它对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
假如它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它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终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这几例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为例,说小孩子看不会同情被骗的乌鸦,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
小孩子应不应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他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处处碰壁上当。
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8.除本篇文章涉及的寓言故事以外,你还读过哪些出自《伊索寓言》的作品?请写出两则寓言故事的题目。(1分)
9.第二段作者认为“我们仅是我们祖辈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是为什么?(可摘引文中语言回答)(4分)
10.第三段说“《伊索寓言》大可看得”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11.本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家,他对古老的寓言理解很有独到的见地。如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的寓言本在于戒贪,作者则认为结论应是。
3分)12.作者得出“无一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的结论的根据是什么?这种结论是从哪则寓言故事中想到的?(4分)
13.对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中“这葡萄果然是酸”的一句可以有哪两种理解?(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3分)
14.在小孩应不应该读寓言的问题上,作者持什么观点?他的理由是什么?(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3分)
15.钱钟书认为寓言要不得。但孩子们都喜欢读寓言,你认为小孩真的不能读寓言吗?试谈谈你的观点。(5分)
三)课外阅读(5分)
16.阅读下面各题,回答问题。
1)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有一个人物她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出身于皇商大家;幼年丧父。她聪明美丽,博学多才,是封建礼教造就的‘淑女’典型。”这个人物是谁?
(1分)并说出一个与她有关的事件。(1分)
2)在读《爱的教育》时,文中的哪一个情节最令你感动?试说明原因。(3分)
三、作文(40分)
下列两个文题任选其一。
1)心愿。2)信息时代,新生的事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
请以:我终于学会了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一、1.a 2.a 3.c
4.风正一帆悬浅草才能没马蹄。
二、(一)5.者/群/意/
6.(养猴人)宁愿减少自己家中的口粮,也要让猴子吃饱。
7.劝喻人们要认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它的不同形式所迷惑。
二)8.《农夫和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蚊子和狮子》等。
9.从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它积的阅历愈深,年龄越多。
10.《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给与我们三重安慰。首先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其次是我们是**了,已经超过了幼稚的见解。最后是有许多浅薄的见解可纠正。
11.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12.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牛和蛙的故事》
13.假如它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它对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假如它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它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终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14.我认为寓言要不得。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事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处处碰壁上当。
15.开放性试题,能自圆其说即可。
三)16.(1)薛宝钗宝钗扑蝶等 (2)可抓住主要情节谈感受即可。
三、(略)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1.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称职 ch ng 头衔 xi n 不屑 xi b.不愠 y n 汤熨 t ng还走 xu n c.迄乎成 q分歧 q可汗 h n d.交卸 xi涨起来 zh ng 着落 zhu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忿然戎机面面相觑。b.矜持御聘苫...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二试题。一。填空 1.扁鹊见蔡桓公 一文节选自作者 是末期著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以治理国家。2.扁鹊,姓 是战国时人。3.论语 是记录的书。孟子 是孟子与其 所著。孟子是家的代表。荀子 荀子所著,国时期赵国人。二。翻译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测试 三 人教实验版
2019 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测试 三 人教实验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6分 1 选择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4分 a 泯灭 m n 逝川 sh 幽径 j ng 获益匪浅 f i b 湛蓝 sh n 青翠 cu 嘹亮 li o 伫立 zh c 地窖 ji o 鞭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