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 下 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

发布 2023-03-03 01:15:28 阅读 6790

3、青春期的卫生(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自尿道排出的现象。(2)月经:女孩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3)心理卫生: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和师长密切交流。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1、食物中含有有机物:①糖类②蛋白质③脂肪④维生素,无机物⑤无机盐⑥水等类营养成分。

2、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质,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被誉为“

3、 谷类和根茎类中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黄、花生、豆类和硬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4、糖类: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还有少量的、

5、蛋白质是由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多种。

6、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都是由酸组成。

7、糖类、脂肪、蛋白质既是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

8、糖类是最重要的,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分解。

9、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

10、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等的物质基础。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1、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但它们对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维生素种类很多,绝大多数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12、 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症,**干燥,脱屑(多吃动物肝脏、胡萝卜等食物)

13、 缺乏维生素b会出现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小麦胚芽、猪腿肉、大豆、花生、牛肝等)

14、 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水果胡萝卜西红柿橙子)

15、 缺乏维生素d会出现儿童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多吃鱼类和肝脏或一天晒20分钟太阳)

16、 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如果一个人失水量达到20%以上,生命会有危险。

17、 儿童缺钙容易患,中老年人缺钙容易患。奶制品,豆类,谷物,海带等)

18、 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饮食中长期缺乏铁容易患。水果类、以及用铁锅做饭)

19、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饮食中长期缺碘易患。紫菜,海蜇,玉米,淡菜等)

20、 磷含磷的无机盐的食物**:海产品,缺乏时表现出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21、 含锌的无机盐的食物**::动物肝脏(内脏),水果,花生等等,缺乏时表现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第2节消化和吸收。

1.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

3. 消化腺包括:一类是位于的大消化腺,如唾液腺、胰腺和肝脏;另一类是分布在的小腺体,如胃壁内的胃腺和小肠壁内的肠腺。

4.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5. [在,食物中的一小部分被初步消化。②在,胃蛋白酶对具有初步消化作用。③在,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将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营养成分。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

6. 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胃、小肠和大肠有吸收作用)

7. [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②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血管,这种结构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环形褶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叫小肠绒毛。

8. 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应分别占%左右。

第三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1.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咽是共同的通道)

2. 鼻腔内的鼻毛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鼻腔粘膜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鼻腔内丰富的毛细血管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3. 会厌软骨在喉的部位,将吃进去的食物与吸入的空气分离。

4. 气管壁内有纤毛,将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细菌、尘粒等与粘液一起送回到咽部,其中粘液是由腺细胞分泌的。

5. 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6. 肺泡与的气体交换:当肋间肌和膈肌时,胸腔体积,肺随之,这时肺内气压就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进入,完成。当肋间肌和膈肌时,胸腔体积,肺随之回,这时肺内气压就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

气体具有扩散作用:

7. 人的气体交换:①[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②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

1.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 实验结果表明:在试管上层呈淡黄色的是血浆,中间呈白色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呈红色的是红细胞。

3.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 [呈双面凹的圆盘状,其数量最多,主要功能是运载氧气(具有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等。

5.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的蛋白质。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会出现的症状。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高的环境下,易与氧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情况下易与氧分离,正是因为它具有这种特性,所以它成为了我们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细胞。

6. [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7.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血小板有的作用。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

1. 人体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 动脉:将血液由心脏送往全身,管壁较厚,弹性较大,管内血流速度快,若伤到动脉则血流成股喷出,血液颜色为鲜红色。

3. 静脉:将血液由全身送回心脏,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内血流速度较慢,具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若伤到静脉则血流成股流出,血液颜色为暗红色。

4. 毛细血管:是联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是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最薄,弹性最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单行的红细胞通过,若伤到毛细血管则血液渗出。

5. 人的心脏位于胸腔,左右两肺之间。

6. 心脏结构: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腔静脉)

7. 心室的壁比心房壁厚,左边房室壁比右边的房室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8. 心脏跳动:先是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然后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

9.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

10. 血液循环:在心脏的推动下,血液在血管中按一定的方向不停地流动,这一过程叫血液循环。可分为。

11、体循环:血液由泵入,通过全身的各级动脉到达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胞血管网。再经过各级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最后流向右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体循环。

(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12、肺循环:血液由泵入,流经肺部毛细血网,再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肺循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3、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14、脉搏:动脉的搏动。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它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15、 一次失血不超过400亳升,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30%,会有生命安全。

七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 生物区别于非生物要看生命现象 1.新陈代谢2.生长发育3.繁殖4.遗传变异5.应激性。病毒是个特殊的例子 病毒无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寄生生活,所以是生物。二 新陈代谢是其他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三 实验要求设置对照装置并且变量唯一。巴斯德最成功的地方是他动手设计了曲颈瓶。四 显微镜的考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重要知识点

1.根毛区的吸水能力最强。2.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由根尖成熟区的根毛从土壤中吸收而来的。3.年轮是形成层形成的。4.树皮是植物体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基础,所以 树怕伤皮 不怕空心 是因为树干中心的部分与植物营养物质的运输没有直接关系。5.气孔是由保卫细胞组成的,该细胞靠近气孔的内侧壁厚,不易伸展,外侧...

七年级历史 下 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 下 期中重要知识点总结。历史分期 单元概况 581年到907年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大一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这一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筒车 曲辕犁的出现,纺织 制瓷等技术的进步,反映了生产力的新发展。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唐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