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古诗四首教案 人教版

发布 2023-03-01 03:12:28 阅读 6274

一、任务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五。这个单元所选文主要都是有关四季的文,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单元目标中,除了反复朗读,感知内容大意,还要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

同时,这也是初中阶段第一次学习古诗,在诗歌内容上,它们都是写景的;在诗歌形式上,它们又都是抒情的。由此,可引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来加深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2、品味其优美的语言。(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作者背景,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喜欢上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诵读并堂背诵;2、品味诗歌的语言。(二)难点:体会诗歌意境。四、时安排:2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时》学习内容: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导入新:(介绍背景)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文,整体感知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主问题]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追问:

“观”是什么意思?看。

2、怎么样“看”的?东临碣石远眺3、看到了哪些景物?[明确]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

—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

概。[描写的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3、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4、堂背诵。(分八组)《次北固山下》王湾、导入新。

唐诗发展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如果说将这四个阶段比作一个人的四个时期,那么王湾就是一个介于少年和青年的高中生。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每示能文,令为楷式”。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感知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学生自主合作**明确:[明确]: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

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4、堂背诵。(抽学号尾数,最后两句全班齐背)<第二时》学习内容:

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导入新: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2、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学生自己合作**明确:

明确]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连忘返。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

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4、堂背诵。(分八小组)《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导入新。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感知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

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七年级上册《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题 古诗四首 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 古代诗歌中律诗 乐府诗 元曲的一般文学常识。2.反复吟诵 联想 品味,领略诗歌的图画美和意境美 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七年级上册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 日月之行 至 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 若 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研读与赏析。日月之行 至 若出其里 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

七年级上册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课前准备。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